跑步·创作·人生:村上春树跑步与创造的深刻启示
以前,我更习惯在手机上面阅读,或者听书。这个暑假,我开始阅读纸质的书籍。给我的感觉是放下手机,更投入,更专注,更高效。
阅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我只用了一天,并且是在工作非常忙碌,下班之后的休息时间阅读的。
这让我和儿子找到了阅读的共鸣,他的阅读速度很快,经常一两天就可以阅读厚厚的一本书。最近,我们都在一天之内阅读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儿子是在课后,我是工作之余,下班回家之后阅读的。
当我们探讨起为什么阅读速度这么快,儿子说可能是书写得太好了,我总想着看看下一次蛤蟆先生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样想着,不知不觉就看完了。
我表示认同,我也是这么想的。儿子说,如果我写的作文能这么吸引人就好了。我说,这在于作者的长期坚持,刻意练习,才能达到如此高深莫测的水平。
很多好书,不仅让人愿意沉浸其中,更会在心灵深处激起层层涟漪。村上春树的《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书,就给我一种这样的感觉。哪怕只是匆匆地阅读了一遍,也给了我很深的感悟。这几天,当我跑步的时候,我会常常想起书中的内容。
一、跑步:生活的支柱与灵感的源泉
村上春树在书中坦言,跑步已成为他日常生活的重要支柱,这份坚持不仅带给他身体上的强健,更是心灵上的慰藉。正如他所说,“跑步是我日常生活的一个支柱,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这种简单的快乐,源自于对自我的挑战与超越,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跑步时,他学会了与自然对话,与自己和解,这些片段式的思考最终汇聚成文字,成为了他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创造精神: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村上春树与不少在写作上有所成就的作家一样,比如韩寒,他不仅是作家,是导演,还喜欢赛车,体验那种极致的感觉,拥有一种难能可贵的创造精神。
无论是长期坚持跑步,还是作为作家的笔耕不辍,他们都在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对运动的坚持上,更深深融入了他们的文学创作之中,使得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生命力与创造力。
三、坦诚面对:平凡中的不凡坚持
书中,村上春树展现了他坦诚面对自己的一面。他承认跑步并非因为擅长,更多时候是凭借着微小的理由,去战胜那些更多的想要放弃的冲动。这种对自我真实的接纳与坦诚,让人感受到他的真实与可亲。
他深知自己也是平凡人,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挣扎与困惑,但正是这份坚持与不放弃,让他在平凡中绽放出不凡的光芒。
他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勇于探索未知,这种精神正是推动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四、创作的磨砺:时间与耐心的艺术
村上春树对于创作的态度同样值得我们深思。他强调,写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的打磨与积累。即使有时候不知道写什么,他也会固定地坐在电脑前,刻意练习,等待灵感的降临。
这种看似无意义的坚持,实则是对创作最大的尊重与投入。他深知,只有经过时间的洗礼与耐心的磨砺,才能创作出真正触动人心的作品。
五、适可而止的智慧:主次分明的生活哲学
在取得多项运动成就后,村上春树并未迷失方向,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主要方向是小说家。跑步、铁人三项竞赛等运动虽为他带来了诸多益处,但终究只是为他的文学创作服务的工具。这种适可而止的智慧,让他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与明确的目标,也使得他的创作之路更加坚定与稳健。
总之,《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不仅是一本关于跑步与创作的书籍,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哲理与智慧的佳作。它让我们看到了村上春树作为一位小说家、跑者的多面人生,也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