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4子栋老师道德经智慧育儿第四十四讲——不以物喜

2019-10-24  本文已影响0人  lenal_cb96

子栋老师:昨天晚上给孩子指导数学题,五年级的题感觉比以前读初中的题还难。因为是奥数,题目相对她来说会比较难,感觉孩子的逻辑思维跟不上去,我辅导了好三遍她还是不通,后来再花十分钟辅导终于过了。

当年,我的数理化是非常好的,但语文就不行了。我小时候想看课外书,但我爸不让看,我就不看了,结果作文就一直写不好。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多阅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但阅读量并不是读很多种类的书,真正的阅读量是把有价值的书反复其道地去读。

想要懂得多,一定要多学历史。历史是定格在那里,你如何从定格的历史中产生人生的价值?那就是文化,文化用身体来表达的话,它就是我们的骨髓,血液,大脑。

第二十章原文: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这里的我不是讲老子,我以为到二十章他终于露面了,但他还是没有露面。这里的我是已经达到绝学状态的那些人,也就是圣人。

圣人的状态有很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像恶,美,丑等,圣人是知道,但他不去注意这些细节。《易经》当中,君子和小人是什么样的状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中国人是外圆内方的状态。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这种思维是不对的,最终会让自己一败涂地的。你已经失去自我了,已经是大众的状态了。好比: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别人家学什么,我就跟着学什么,别人家学这个,我还要再加一个。而长跑比赛中,绝不是第一个起跑的人获胜的。真正能获胜的,是在过程当中能够保持稳健的心态,能够保持好自己的呼吸节奏,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的人。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 ,如春登台:在春秋战国的时候,祭祀是很荣重的,而且这结活动并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参与的。泰山之所以有名,就是因为祭祀。这已经成为不明文的规定,要到泰山顶上祈福。为什么大家要到泰山去祭祀?因为山东泰山周围是以平地为主的,突然间有那么一座大山,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了帝王的重视,所以就流传下来了。普通老百姓是被圈在外围,不能参与。一般祭祀都是在春季。

牛,羊等这些祭祀的东西是老百姓供上的,可是统治阶级把自己当天了,他很享受这种形式,他高高在上了。但他忽略了这些都是老百姓给到的,所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外族统治过我们,有蒙古,有满清,但都没有多久就被推翻了。在公司企业里面,有些管理也是用强压的方式来管理,开始时好像感觉力量很足,但这并不能长久,最终是会暴发的,伤害的只会是你自己。

一家公司,你可以看看公司里面有多少老员工,通过这个,你可以决定要不要跟他合作,或者效力于它。

再回归到家庭教育:如果父母一直用强压的方式来教育,有可能出现三种结果:一是孩子刚开始被压制,但大了些了,你压不住他的时候,他就会反抗;二是孩子被你压得死死的,没有自我;三是孩子在你面前乖巧,但你不在的时候,他就很叛逆,形成两种性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