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心得
听王德峰老师讲《坛经》,有许多心得体会。
“烦恼即菩提”,当人烦恼之时即是有所开悟之时。“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烦恼与菩提是能相互转化的。王教授说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一切事物要保持长久,就必须容得下其对立面。”因此顺风顺水并非好事,人只有不断经历坎坷才能壮大成长。
慧能告诫人们不要轻视任何人:“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即使对方罪大恶极也不要轻视对方,因为对方依然有佛性,只是被遮蔽了。
慧能又说:“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意思是人的“妙性”无善无恶,没有善恶评判标准。“妙性”又叫“真如本性”,人人都有,因此人人都有佛性。用这种“妙性”来观照万事万物会少掉许多烦恼,而如果能充分发掘自己的“妙性”,即“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消解掉一切二元对立,就能成佛道,叫做“见性成佛”,因此佛法又被称为“不二法门”。
“妙性”跟王阳明的“无善无恶心之体”很像,两者的意思都是说在人的意识之外是不存在善恶的,善恶只存在于人的意识里。慧能的“妙性”和王阳明的“心”就在人的意识之外,照此说来,动物也有这两样东西。极端的是,慧能要消解掉所有的二元对立,因为二元对立会产生无数的烦恼,因此要“于一切法,心不染著”。但是我又有个疑问了:人真得能消解掉所有的二元对立吗?就比如冷暖,如果消解掉这一对,那么人就不知冷暖,寒冬和酷夏都穿同样的衣服了,这可能吗?即使是动物头脑中也有安全与危险的对立,知道有危险就要跑掉。因此完全消解掉所有的二元对立似乎不太现实。
与慧能不同的是,王阳明还有后面三句:“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承认善恶的存在,提出要“致良知”,即为善去恶。这似乎更贴近事实一些。不过这就像神秀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属于渐悟而非顿悟了。相比之下,还是王阳明更实际一点,慧能的“空”的观点只适用于需要摆脱烦恼之时。
慧能一直在教导人修行绝不只是空心静坐,必须在实践中去修行。我想起了曾文正公的“人须在事上磨”一句,所遇到的一件件事都是磨砺人的磨刀石,这和上面的“烦恼即菩提”是一个道理。
明白佛理容易,践行佛理却难,这实在是知易行难,王阳明针对此又提出“知行合一”。须知这些金玉之言绝非纸面上的事,都要切实落实到实践中去,否则只是“口念心不行”,依然是没有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