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者与爬行者
我们在推动课改的时候,经常跟老师们说,“你再讲,孩子们就趴下睡了”。这不是玩笑话,这是以前课堂上的的确确存在的一个现象。
很多孩子在努力的时候,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得不到老师有效的支持和妥善的策略帮助,他们的困难得不到缓解,越积越多,越来越吃力,积重难返,同时受到的是羞辱、责骂、漠视甚至舍弃,最终让他自暴自弃。从“隐性的学困”发展到了“显性的学困”;从“努力学习”的“挣扎者”,成为了“虚假学习”的“表演者”。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年级、知识难度的增加,他们彻底放下了“伪装”,不在努力,变成了课堂的“观光者”和“睡客”。主动的或者是被动的被安排在边角,尽量的隐藏自己,不被老师和同学们关注起,害怕老师提问,最终被考试淘汰!甚至通过不良的行为表现,对抗管教约束,引起他人尊敬,展示自己实力,寻找自己价值和生存方式!
相对于“虚假学习”的最终“放弃者”,那些谨听老师的讲授灌输,按照老师命令只会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刻苦勤奋非常努力的孩子,同样让人心疼。
他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着浅层次低阶的记忆、理解和应用,方法简单原始,学习的内容、知识的含量、思维的深度都不高。他们有的目前考的比较优秀,但他们暂时表现出来的优秀成绩,只是在知识难度、综合性和创造性不高的时候还行,一旦提高难度、挑战性、思维含量、思维深度、挑战性的题,到了初中高年级、高中,这孩子就应付不了了。他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从老师的讲授灌输开始,到大量的机械训练记忆,停留在低阶“浅表学习”层次,只是在学习上艰难地“爬行者”!
我们推动课改,就是想让孩子们能够自己站得起来,能够有自己的思考,能够有自己的思路,能够有自己的方法。高级思维层次所需要的分析、评价、创造,正是我们理想的课堂让学生们通过自学、合学、展示、表达交流而生成的能力,这是我们的追求。
当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导学支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分析、讨论辩论、评价判断,展示表达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不在教师讲述之后,而是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创造性的解决办法的时候,就实现了思维的突破,就达到了“深度学习”的状态,这就能形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是完成了知识的传递,以机械记忆、简单理解、重复训练为主要的策略,很难形成高品质的、可以高效迁移运用的思维成果和能力。对孩子的当下学习,以及未来的更高层次的学习发展,没有任何的助意。耗费了时间精力,只是让孩子成为了勤奋的“爬行者”。
无论是在进行着“虚假学习”的“表演者”,还是勤奋努力的“爬行者”,他们都是些可怜的孩子。并且我们不改变,他们根本无法改变!
我们作为教育职业工作者,应该从更专业的角度,把我们所应该具有的师德、师爱以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方式施加于孩子,让孩子能够站得起来,让孩子能够动的起来,让孩子能够独立起来。让他真正成为有思想、有办法、有能力的,充满对学习充满兴趣期待,能够体验求知过程本来的快乐的“深度学习者”、“ 收获者”和“成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