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庆|给我一个平衡点
时间倒流到两年前,当时正是征文最火爆的季节,简书的征文活动如火如荼,作为一名自认为喜欢文字的人,逢征文必参加,走火入魔一般。得了奖后,喜悦如何分享?独乐乐怎及众乐乐?那种想大声喊,又脸皮薄的心情真是复杂。
那些快乐,只能扔进可任性胡聊的家族群,成年人了,当然懂得哪些地方话可以多说,哪些得意不可以轻易扬。我相信,自诩喜欢文字的这拔子人,不少希望在茫茫的文字中寻找知音,读自己,听他人,惺惺相惜,我便是如此,否则就不会因小断三两句聊天,就入了他的围。
当时的竹桃苑还没有群规,不用分享文章,也不用点评他人文章,就是聊一些关于文字的天。不懂,不装懂;懂一点点,就是懂一点,畅所欲言,当然更多的时候,大伙可以愉快地瞎聊,扯的都是与文字或有一点点关系的话题。能不能愉快地聊天,是个技术活,决定了一个群的活跃程度。
当我们的指尖随着跳跃的思维敲打着键盘,或者划过手机屏幕,各种精彩语录如珠一般弹跳,五湖四海,全国各地,几乎同时有人笑成了一摊。写文的困惑,包括其中的一些经历,似乎也差不太多,周围人的不理解,不支持,同样的引发出“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慨。
走到一起很容易,只要能共鸣就行。
那段时间,我把很多的时间精力花在写文上,上班、回家都不例外,心念念只有文字,我用文字分享着生活的点滴。我无形中冷落了许多东西,固执地认为文字才是我的精神家园,没有之一。是的,从文字中得到的满足感,被认同认可,可以肆意地讨论某个标点符号,可以为一个词争到面红耳赤,除了学生年代,成年之后,谁还会这么认真,这么较劲?
我开始心不在焉,手机不释手,时常像疯子一样傻笑,心也就飞了,那段时间引发了一些家庭矛盾。竹桃苑多好,全部是正能量,谁不想多聊两句,似乎成了一群人与文字的恋爱。
现在回过头来想,一个固有的生活模式是彼此多年平衡的结果,愣是被我们用文字打破,不仅不自知还振振有词,实在是把自己意愿强加于他人。
因为距离,网络友谊变得异常美妙,我们都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我们迫不及待见面了。网名、文字、相片、真人,终于结合在一起,缘份就是那么简单,我们聊得不亦乐乎,早已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现在成为了真正的朋友,不再虚幻,不再限于想象,也没有见光死。
即使更多的人并没有见面,彼此也会收到一些小礼物,可能是当地特产,可能是一张卡片,可能是自己出的书,也有可能外出看到的某一样物品。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在某一个地方,某一座城市,因为一个人,那个地名也变得亲切起来。会想着,去了那个地方,我得见见他(她)。
生活中的朋友倒是见得少,也聊得少,没有什么事,几乎不曾见面。我们常以各自忙碌为由,一切从懒,或者好不容易见一次,也不放过群里的聊天。再也不是心无旁骛,以至于遭到抗议。那是又一次的被打破的平衡。
文字不是用来点缀我们生活的么?可是明明我们的生活被文字搅乱了。微信群不是仅仅用来交流的工具么?可偏偏影响到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于是,不少人开始了反醒,开始了重新选择,开始退群,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依依不舍,可是按照群规,必须得离开。
一千个人便有一千个理由,转身离去,只需删掉一个微信群就可以了,从此回归于陌生人,或许,还会在微信上聊上一两句,或许,此时一别,再无相遇。缘聚缘散比云来云往来得更随意、更无意,这大概是一个常态吧。
当然,在这里,我们主要的话题还是文字,写文字,讨论文字,读文字,当激情彭拜的时候,所获不少,旁观者清,自己所忽略的地方,他人一目了然。可激情一旦消褪,群内气氛不再,不少的文字有气无力,群内自然冷清起来,甚至可以一日无语。
文字是风花雪月,生活才是最基本。有时间有精力有激情,人们才会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事情总是有轻有重,有缓有急,必须作选择,当然能兼顾最好。
我的平衡再一次被打破,是二娃的出生。自入群,我没有欠过作业,即使怀孕产女,我都没有停下来。可是我错估了一个婴儿在成长过程中占据自己的时间,我也预测错了我在文字和生活间平衡的把控能力。我一点一点从文字中抽离出来,去守着一个婴儿,去完成一份工作,去照料着一个家庭。精疲力尽中,我放弃了当初的坚持,难以继续写文。
曾以为,离开竹桃苑,日子会寡淡味,会难以接受。可是,真正下定决心退出时,倒是轻松,与其艰难前行,倒不如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只是,我的退群,只是退了几个小时,又被拉进去了。
我在不停地寻找生活工作写文的平衡点,这个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合理地安排时间,合理地安排精力,适时地释放自己的情绪、感悟,整理成文,我在不断地努力。
气息浮弱,文字所承载的东西越来越轻,但是越来越真实,曾经东想西想,自己该怎么进步,该怎么费尽心思。可现在,我自知无法提升,我只想用文字记录生活,让自己有片刻静处的时间空间。
两周年了,人生的两周年不少,这个两周年于我意义不同。时光如水,幸好还有文字留下印迹,偶尔再回翻之前的文,某一处的评论,某一次对文的狂欢,不禁感叹:有一群人在一起走,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