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成长励志想法

写作15年,退稿数百次,我终于发现了其中的门道

2019-05-28  本文已影响11人  淡墨归尘

掐指一算,今年已经是自己坚持写作的第15个年头了,然而我仍然没有成为大咖。

走上写作之路是因为11岁那年参加作文比赛,得了个三等奖,30块奖金加20块稿费,50块钱,在当时也算是不小的一笔钱了,要知道,那时候我们老师一个月的工资才300+。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有一种收入叫稿费,原来写文章还可以挣钱,从此便深深地迷上了这项似乎很有前途的事业。

不要笑话我的俗气,文学为什么不能和钱联系在一起呢?文化更不应该贫穷。据说巴尔扎克最初写作就是为了还债,但这并不妨碍他成长为一代文学巨匠。

农村少年,课文读物都接触得少,能从日历上学到几句歇后语就算是课外知识了,想要投稿谈何容易。小升初,初升高的学习压力,从六年级到高一,我虽然一直在写,但基本无成绩。

高二时,因为父亲生病,家里经济陷入困境。一天我在一本自己喜欢的刊物上看到一则微型小说征稿启事,一等奖奖金2800元,那是我一年的学费。刚好手里有一篇文章,精心修改后投了过去,后来获了优秀奖,奖金500,虽然离预期甚远,但也够自己两个月的生活费了。

高考后,我毅然填报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心想着经过专业训练能让自己有进一步提高。结果大学四年,业余时间都用来看书了——没办法,以前的课外书资源实在贫乏,又是应试教育的环境,读的书实在太少了。一两年下来,读的越多越觉得自己知识匮乏,看到的同龄人的作品越多越觉得自己水平还不够。那时候网络小说刚刚开始发展,我也曾尝试。每天手写,然后借电脑课的机会或者用同学的电脑敲出来,再跑到网吧去发,坚持了二十来万字,颗粒无收,后来就逐渐放弃了。

参加工作后,虽然不是每天笔耕不辍,但有了灵感也会飞快地写下来。给报刊投稿,所中者不过十之二三。我发现,纸媒如日中天的年代,平台资源都被名家或者体制内作家占据着,尤其是后者,因为大多数出身文化部门,往往是报纸副刊的关系稿大户。

我一直觉得自己错过了很多次写作“风口”,新概念作文、网络文学、自媒体写作……现在想来,其实所谓错过,只是自己水平不行罢了。我一直对自己说,“我笔写我心”,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新概念时我写不了强说愁矫情的风花雪月,网络文学时我会写故事可是写不长,自媒体时代我熬不了心灵鸡汤,那么就只能自己和自己玩了。

写作是要靠老天爷赏饭吃的,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老天爷赏了我一把谷子,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种出一片稻田。至于写作挣钱的事,我现在只当业余爱好,低头耕耘,不问收获。有则欣喜,无亦淡定。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在装人生导师,写作圈亦然。点开各个APP和微信公众号,各种写作培训班训练营满天飞,动辄“教你7天或者两周亦或21天写出10万+”,借助平台的加持出了几篇爆款就敢称大咖、老师。天下熙熙,皆为利趋,世间攘攘,皆为利往,所有的一切不过是让人买课程,这些人的挣钱之道从来不是写作,而是卖课程。当年的陈安之翟鸿燊刘一秒们成功完成了“互联网+成功学”的转型,现在他们叫“知识付费”。

写作是人生的沉淀,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厚积而薄发。就算能通过培训熟悉几个套路完成流水线生产,也只能做出产品,而写不出精品佳作。有人说了,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能做好产品就很好。看如今顶级的网络小说大神,都可以将其作品定位为产品。

话虽如此,但是,即便是流水线作业,能成为富士康这样级别的也是极少数,小作坊稍有风吹草动,就岌岌可危了。

但是如果是以工匠精神精雕细琢,小作坊也能成为百年老店。

后面这些话只是想表达,如果有人告诉你,只需要几个月就能让你写出爆款文月入上万实现财务自由,千万别信。那帮狗日的为了卖课程什么话都说得出来。

写作15年,退稿数百次,我终于发现了其中的门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