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点评
亲爱的美仁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小辣椒”。以我目前的教龄、阅历,说不出高深的话,这也是为什么迟迟没有报名点评的原因。小辣椒昨天晚上一冲动,又报名今天的点评和明天的主持人了。其实诚惶诚恐,我说一说听完孙老师和董老师分享后的感受。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海涵。
孙殿英《一位极其幸运的教师》
我先说说“孙殿英”这个名字,一看此名感觉耳熟。浏览器一搜,真有此人。我觉得历史上的孙殿英与今天的孙老师有两点相似之处:
1.出身穷寒不信命。
农民之子,天生反骨,异于常人。机缘巧合加入黑帮,逐步成为大佬,后来被国民党收编成为军阀,参加抗日战争。
我听40多岁的同事说,当时学习非常靠前才有资格上中师。尽管孙老师家境贫苦,又恰逢大学扩招撤销就业安排,但是爱捉弄人的命运没有把孙老师打倒,不断的艰苦奋斗最后赶上2008年的招聘考试。
2.打不倒的毅力。
大家都知道孙殿英执行任务当中私自挖掘清朝东陵坟墓,提起来有点可耻。可就是这样的人,在抗日战争被张学良收编后任师长,奉命赴热河赤峰抗日,相持七昼夜,坚守阵地永不后退,为我国最终的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积极贡献。
4天3夜108公里戈壁挑战赛,我没有参加过,略有耳闻。我看过《四天三夜》这个电影,也知道有14岁女孩完成这个挑战,还注意到“一起写吧”群里有老师报名今年挑战发海报募捐。这个活动不是谁都敢报名参加的。无尽的远行,恶劣的天气,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怎么能怎么走完呢!
此外我还发现孙老师将悲愤化为动力,抓住机会成英雄。被家长吐口水到身上这是莫大的耻辱,但孙老师没有一蹶不振,没有抱怨指责,反而在思考:思考“刁民”的难处,思考自己能做点什么改变现状。终于机会来了。只要在戈壁挑战赛成绩优异,就有可能被企业家看到获得资助。渺茫的机会就是希望,我想当时孙老师可能就抱着“只要跑不死,就往死里跑”的决心与信念,最终希望的光芒照耀大地,当时吐口水的家长一定对孙老师感激涕零。
孙老师的题目是《一位极其幸运的教师》。看这个题目,我会想到自己,我也觉得自己在很多的时候是非常非常幸运的,不过——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时势造英雄,不是谁都能抓住机会成为英雄。当上天将重任交付给平庸的人时,机缘会被慌慌张张的丢掉,而错过这一瞬间,就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
孙老师还说害怕别人问教育行走为什么会入选,因为有行动、有实力、有上进心。而且我在想,如果真的有人这么问,那可能是同行者,要不然怎么会多事一问!最后再说说目标,之前看滕卫老师发目标后,我截图发朋友圈鼓励自己。我的目标是一先认识已经有微信好友的N多营员(因为2021年做1群管理员志愿者捎带添加100多位优秀的老师,两年来几乎没说过话,这一次线下就要实现网友见面了);二再结交30位参加研修营前还没有微信好友的营员。我暂且自以为是的觉得孙老师的目标三“认识100位以上老师,至少加为好友”特别简单,闲来没事或者疲惫了,在行走群里逛逛,添加100好友就实现了。要不然行走营期间,学习还来不及,哪有那么多时间加好友呢!那个时候会不会就晚了?孙老师说我是他添加的群里的第一个人,小辣椒真的很荣幸。
董老师《感恩让我收获成长》
再来说说董老师的分享,在《感恩让我收获成长》中,感恩贯穿始终。她感恩教育行走的平台发起人张文质老师、谢云老师;感恩教育道路上不抛弃不放弃的贵人孙明霞老师;感恩一路相伴传播消息的同行者牛桂玲老师;感恩提早预定房间给予安全感的杨善芹老师;感恩提供帮助制作招募令的宋桂芳老师、赵建汝老师;感恩曾经给予信任的校长;感恩自发组织研学的孩子们和家长们;感恩带来心灵震撼的美仁们;感恩接纳一切的自己。
我想董老师生活中一定是非常留心观察、常怀善意与慈悲的人,要不然怎么能接收并觉察到生活中这么多的善意。我有一点小愧疚。董老师7月2日问我旗袍秀招募令好做不的时候,我能听出她想做这件事的勇敢和心里的担忧,不过我也没有办法回答,只能实话实说:我没做招募令,当时发起《再见》合唱,招募人少,压根就没想着做招募令。好像没有哪一个节目是没有招募令的,我得承认我是比较懒的。紧接着,董老师问我对旗袍秀是否有兴趣,还带了一个咧嘴笑的表情包。我回复了两个字“没有”。后来我想我的回复太生硬了,董老师那么积极的支持我的《再见》合唱,又特地询问我对于旗袍秀有没有兴趣,结果好像“热脸贴冷屁股”。在这里算是解释一下,在拒绝的背后是担忧与恐惧,我身高不高,不懂穿搭,更别说旗袍秀了。我不害怕别人说我个矮,但是我不想给团队丢人。听到董老师今天表达这么多感恩,以及我现在后补的解释说明,我想董老师一定不会计较当时冰冷的回复。让我们像董老师一样常怀感恩,收获幸福吧!每天睡觉之前脑子想想值得感恩的三件事或者记录下来感恩日记,都是非常有助于调节我们的情绪,提升我们的幸福感的。
董老师称自己“无所作为”,我觉得是有点谦虚的。听到董老师带领孩子们研学过那么多地方,我觉得没有人不羡慕,不管是群里群外的老师,还是老师的孩子们。领导不组织,责任全是自己的。家长不支持,研学根本没门儿。它非常需要勇气、魄力、担当,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规划能力。真的太羡慕董老师的孩子们了,我第1次研学是工作第1年跟着我的学生一起去的函谷关,从小哪有机会培养爱国情怀、形成世界观、感受祖国的强大与壮美呢。这一切都得益于董老师想要自己的孩子们能有开阔眼界和世界格局,长大能适应社会发展并创造未来。
不管是孙老师还是董老师,有宏愿,有行动,有艰辛,有幸福。最后我要做一个小总结:
我相信能报名参加教育行走的每个老师都是宝藏,都有过人之处,至少都有一颗不安于现状的心。最主要的是让我们保持这份热情坚持做想做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如果什么时候能量不足,来教育行走群里看看,来听听美仁们动人的教育经历,真的太感动了。
我的感受分享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https://img.haomeiwen.com/i26796064/1b646d245c16962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