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活着而活着
少年时,满脑子充斥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坚定而固执地认为只要肯努力,一切兼有可能。于是信心满满,不可一世,所谓年少轻狂。
步入中年,才发现现实和理想就像平行线,任凭我们再怎么努力奔跑,也只能望洋兴叹,徘徊失望。于是,我们开始思考人生,寻找打开心门的钥匙。
翻开余华的这本《活着》,从中找到了生活的缩影,为活着而活着的人生意义。作者用平缓的语调,用第一人称自述了一个穷苦百姓“富贵”一生的悲剧经历,老人谈笑间淡淡的回忆却让读者体会到了痛失亲人撕心裂肺的滋味。从一个倒霉凄惨的可怜虫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卑微和生活的艰辛,更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和活着的希望。
小说开篇对农村生活的描写轻快有趣、滑稽幽默,像是以喜剧开头。特别是那段富贵骑着妓女招摇过市的夸张无稽,让人读来忍俊不禁,激起读者对荒淫无度的败家子的鄙夷,为后文悲剧的发生平添强烈反衬。
败光家产的富贵先是气死了父亲,为救病母进城寻医又被国民党抓了壮丁,经历九死一生,辗转两年后才回到家,没了母亲,女儿也因病变成聋哑人。在悔恨和愧疚中顿悟,开始了新生,又经历“大跃进”,遇上了的灾荒年,受尽饥荒困苦。还好一家人相濡以沫,共度难关。
后来,县长老婆生孩子难产,学校组织学生去献血,富贵的儿子有庆积极踊跃报名。善良的孩子遇上畜生大夫,活活被抽血抽死。灭绝人性人吃人的一幕激起了读者的愤怒,失控的富贵和医生拼命,却意外得知县长是在部队同生共死过的兄弟春生,只得忍气吞声,将悲痛埋藏心底。人生的无奈令人心碎。
父妻二人好不客易为聋哑女儿凤霞找了个偏头女婿二喜,一家人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厄运再次降临,勤快懂事的凤霞死于产后大出血,本就瘫痪在床的妻子家珍悲痛欲绝,相继死去。漏屋偏逢连夜雨,双重的悲痛叠加在一起,生活几近奔溃。死对富贵来说是种奢望,他还要为了活着的人继续痛苦地活着,与凤霞的儿子苦根和丈夫二喜相依为命。
故事写到这里,生活已经够苦的了,已经超出了读者认可的极限。作者却要赶尽杀绝。先是二喜死于非命,苦根成为孤儿;接着饥饿的外孙吃了过量的煮豆子活活撑死,富贵唯一活下去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结局出乎读者预料,该死的富贵没有死,背负着所有死去的亲人他平静地活了下来,救得一头老牛相守相伴;而耀武扬威的赌徒龙二土改被枪毙,有权有势的县长春生文革上吊自尽。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更迭,人生的无常,超越人的意志。究竟什么样的人生是幸福的,有意义的?《活着》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
我们要敬重每一个死去的人,更应该要尊重活着的人。生命诚可贵,为活看而活着是人生的境界。肩负使命,不屈不挠的生活态度,承载着人类的希望、幸福的痕迹、自然的轮回!
[无戒90天写作成长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