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列车第二讲
从足底到足跟
1.后表线的起点是足底筋膜和趾短屈肌及其肌腱,行走在足底表面。7条肌腱(第一和第五跖骨各两条)汇集成一个腱膜。

2.足底三弓:横向足弓、内侧纵弓和外侧纵弓。
内侧纵弓:由跟骨、距骨、舟骨、3块楔骨和123跖骨构成,此骨较高,有较大的弹性,有缓冲震荡的作用,又称弹性足弓。
外侧纵弓:由跟骨、骰(tou)骨和45跖骨构成。此弓较矮,弹性较差,与维持直立有关,又称支撑足弓。
横弓:由骰骨和3块楔骨构成。
3.足部的重要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代社会足的退化(被禁锢在各式各样的鞋里);本体感觉(60%~70%存在足底)
足底筋膜
1.足底往往是问题之源,足底的受限通常与腘绳肌紧张、腰椎前凸以及上段颈椎保持过伸姿势相关。
2.骨盆前倾
骨盆前倾状态下的翘臀是不健康的,致腘绳肌被拉长的紧张,带动小腿三头肌的紧张,进而危及到足底。

腰椎前凸,骨盆必会前倾;腰椎变直,骨盆后倾。
骨盆中立位(标准姿势)
3.肌肉紧张(张力)包括两种:缩短的紧张和被拉伸的紧张。
4.足部3滑轮:足底部、内踝和外踝。
5.足底放松俯卧位最舒服、最放松。
6.足内外侧缘的长度有一个正常的平衡比(1cm以内正常)。足外侧缘一般指小趾基部到足跟;足内侧缘一般是大趾基部到足跟。

踢足球附图:足内侧缘比例缩短——内翻(旋后)

足外侧缘比例缩短——外翻(旋前)这种形态通常伴有内侧足弓无力,身体重量倾压于足部内侧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也可发生于非偏平足上。

7.儿童生长发育期,不易穿小鞋,可以买稍微大些的,鞋子不能将就。
8.足底筋膜常常是腿部不适的一个问题根源。趾短屈肌、小趾展肌、拇展肌(附图)



9.训练技术:分拉趾运动:
A仰卧,足跟顶墙,使用一个瑜伽伸展带一个一个地套在脚趾上,逐个拉起时各停留10秒,然后使用弹力带激活本体感觉。
B将大小脚趾向相反方向拉。
C站立位做。
D自负重训练的重要性(先0负重——自负重——重量逐渐增加)。
E处理足底筋膜组织的默认方式是拉长支持足弓的每个端点间的距离:包括足跟、第一及第五跖骨头部。
简单测试
立位体前屈:
做动作时膝盖伸直,注意背部两侧后表线的轮廓及手部触碰的位置。引领受试者注意脊柱两侧的感觉(本体感觉)。
使用理疗球放松一只脚的足底筋膜2分钟,动作缓慢有力,避免过快过猛。然后重复上述动作,观察差异,注意感觉上的变化。
永远把客户的体验放在第一位。
1.本体感觉:振动觉、位置觉及精细触觉。
2.腓骨短肌、腓骨长肌、胫骨后肌(很深,不易触摸)。
3.暖场技巧
A足底筋膜放松
B站立位,光脚,用脚趾使劲抓地面20次左右(拉伸足底筋膜)
C刮眼眉
D理疗球按摩手掌(力度方法同足底)
上述方法都可以增加立位体前屈的动作幅度,但是动作幅度的维持时间很短,约10~15分钟,之后恢复原貌,强调训练的重要性。
跟骨骨刺
1.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2.筋膜不是真的附着在跟骨上,而是紧密连接于像保鲜膜一样覆盖在跟骨上的骨膜。在某些情况下,骨膜可能会被逐步拉离跟骨,而形成一个组织与骨骼间的“帐篷”样空间。
成骨细胞遵循简单的程序:填满骨膜形成的空腔。
3.骨刺本身和它的产生过程都是很自然的,原本是不痛的,只有骨刺影响了感觉神经才会疼痛。
从足跟到膝关节
1.由于必须跟腱必须承受很大的张力,因此它不仅连接到骨膜上,也要连接跟骨本身的胶原网络上。
2.跟腱非常厚,本身无弹性,按压放松时可以选择肌肉和跟腱交界处。
3.放松小腿三头肌的重要性
以足跟作箭头
1.简单讲,足跟就是踝关节的“髌骨”。
2.由于后表线长期过度紧张(常见于那些腿前倾,即骨盆前移的人),它可将足跟向前推动到距下关节,或形成另一种常见的模式:额外的张力在距骨上把胫腓骨复合体向后拉,它们的后果是一样的。
3.骨盆前移必须要纠正




4.参考DNS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