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粱之子必用之,牛黄!古代医家智慧的结晶
我国著名中医药典籍《黄帝内经》里说道:“膏粱之变,足生大疔。”那么什么叫“膏粱之变”呢?”在我国古代,“膏粱”指的是吃食精美肥醇,生活优渥富贵的的意思。经常吃美味佳肴的人,食物过于肥腻丰美,就很容易长疔疮。
“疔疮”也就是我们古书上说的毒疔,现在叫毛囊及皮脂腺发炎,痤疮长痘痘等,表现为皮肤的红、肿、热、痛,有小结节,中医认为毒疮与上火相关,是一种火毒炽盛证,与西医常说的“炎症”是一个意思。对于上火有一味清热解毒良方家庭常备用药,牛黄解毒片。
明代1555年,薛铠在《保婴撮要》一书中首创牛黄解毒丸,主治胎毒疮疖,牛黄解毒片是由牛黄解毒丸演绎而来。薛凯在书中记载牛黄解毒丸的组方为含牛黄五钱(膏粱之子必用之),甘草、金银花各一两,草河车五钱。“膏粱之子必用之”的牛黄,便是来源于此。
牛黄在我国中医药应用已有2000多年,在“清热解毒”方面,自古以来便是一等一的高手。薛铠在《保婴撮要》所记载的牛黄解毒丸中“牛黄”与现在市面上常见牛黄解毒片中的人工牛黄可不是一回事。古代牛黄珍贵稀少,而且价格不菲。“膏粱之子”也就是富贵人家的子弟,牛黄在古代社会往往也只有皇亲国戚或者富贵人家的子弟才能用得起的,因为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作用明显,所以医家薛铠在组方中特别备注为“膏粱之子必用之”,而普通的老百姓是很难寻得牛黄或者“享用”得到牛黄的。
清代医学典籍《千金方衍义》中写到:“牛黄丸为膏粱者设,芒消紫丸为藜藿者设”,古代社会贫苦人即藜藿者易患风寒之病,富贵人易患热湿之病。热湿之病多为痰湿淤堵,多为富贵病,如现在常说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身体肥胖,面部油腻等。
牛黄除了清热解毒作用明显外,牛黄更能“豁痰与开窍”,改善水液代谢平衡,增强毒素排出体外,清除血液垃圾残渣,古代医家用牛黄治疗预防“膏粱之病”,祛痰湿,通淤堵,调理痰湿体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现代社会大多生活丰足,饮食厚味,“膏粱之病”不在少数,继而产生肥胖、油腻、三高、脱发、长痘等亚健康问题,牛黄不但延续中医史上千年清热解毒之功效,同时豁痰开窍,“息风凉肝”,集六大功效于一身,补气血、疏情志、抗疲劳、清毒素……调理身体状态“久服轻身增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