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记录与感悟真实生活与工作的成长日记

收获满满的诗词课

2022-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清风不等明月

今天是诗词课的第一次正式讲课,全部听下来收获良多,感谢的话都藏在心里。直接分享一下收获吧。

课呢是从神童聊起的,主要讲的是唐代的。一说到诗肯定想到唐诗三百首,一说到神童我就想到《咏鹅》。

先讲了唐朝期间的诗歌变化,从武则天之前的是为初唐。那时候的格律还没有那么严格,那之后为什么会严格了,盛唐和晚唐的诗歌又那么多那么美呢。也是因为武则天当政后改变了科举考试的制度,对于神童的测试不再是背诵了,侧重临场发挥,寓情于景。于是之后大家对诗词的创作更加重视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就出现了,诗词的格律也就不断的完善,大家创作的热情也被激发。

接着老师分析了小女孩写的一首五言《送兄》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先写远处的景物,接着近处的景物,将这两处的景物又融于离别的情感中。接着抒发自己的感叹,不能和兄长一起归行。

下面又是一首盛唐时期的小孩作的七言诗《赋新月》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这又是一首七岁的小孩子写的。霸气十足啊。如果不是老师点破,结合时代,这么想这首诗写得确实牛。借着写新月抒发自己的壮志林云。作者就是那把皇帝身边的新弓,别看我现在还小,不用很长时间我就能让天下人都知道。这种霸气,越读越能体会。小作者正是在盛唐这样的大时代下,才有这样自信和豪气,这是初唐的诗人没有的。

《五岁咏花》陈知玄

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

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很难相信一个五岁的孩子就写出这样的诗。也是寓情于景,花开的时候满树红,花落的时候应该是绿叶成荫啊,怎么会万枝空呢?就算有一朵在,明天风一吹都没了。这其实是表明了作者的心志,看空了万物,出家了。后来没多久就正式剃度出家了。而且此人还是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老师。

这边的空,江老师把他和王维的一首诗《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里也有空,但是这个空就没有看空一切的意思。而是突出了寂静的这种空。

是的,有时候同样的字联系不同的上下文景物,可以看出作者不同的心境。

学诗,要会欣赏诗,知道他好,也要知道他为什么好。就要放到当时的历史时空中去对照,去感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