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讲堂

子罕篇第十六:孔子评己:克己遵礼

2019-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西源

原文: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出仕侍奉公卿,在家侍奉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不因酒而误事,对我有何困难啊?”此话,根据其中内容,不当是其早年所说,当为中年以后。对本章中的“何有于我”,有人认为,应解释为:我做到了哪一点呢?表示此章为自谦之词,我则认为这更是孔子对自己的总结,也是对学生的鼓励。

        孔子所说的话,包含着孝悌忠敬,是一个君子所要做的最起码的事。出,指出仕,这是君子将来的出路,也是一个君子当时想要有所作为的必经之途,既然要出仕,则要侍奉公卿,这里面包含着忠和敬;入,则指在家,侍奉父亲和兄长,这是一个人的孝悌之道,丧事不敢不勉,是指要遵礼,不为酒困,更多地是对自己的约束,是“克己”。在我看来,“出”和“入”,是谈论一个君子的行动规范,也是说一个君子,要做到“孝悌忠敬”,要有一个这样的好品德。而对于“丧事”和“不为酒困”,我觉得更多地是说一个人要做到“克己遵礼”。而必须做到这些,才是一个合格的君子。

        孔子说自己,我觉得不是在自吹,更多是在说,这些,是一个君子必须要做到的,这是立身行事最起码的要求,否则,如何能成为一个君子呢?自己做到了,说明做到这些不难,因此,希望弟子们也能做到,这样,庶可成为一个君子。这既是对自己的自述,更多地是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