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限时#by三班江幸————关于赖床的利益与安全感的思考
2018-01-31 本文已影响0人
之妖
冷空气的到来,武汉下起了雪,气温也骤降。似乎被窝以外的地方都成了远方,赖床成为了一种生活日常。
将赖床的温暖舒适感看成利益的话,赖床后白白耗费一天时间后的负罪感为安全感,在不同的情景设置下,其中利益与安全感的平衡度是不同的。
首先,时间的价值。月薪3000与月薪8000的人对时间价值的判定是不同的。前者觉得一天而已,无所谓;而后者觉得那是与别人拉开差距的又一次机会,所以后者白白浪费一天的话,负罪感会更强。从而在利益相同的前提下,后者的安全感更低。
其次,从众。下雪之后,同事谈论的都会一致口径,“什么事儿都不想干,就想躺在被窝里,玩玩手机啊,睡个觉,多好!”“反正休息时间,一天就是在被窝里,这才是休息嘛!”…长时间听到这样的言论,你会觉得赖床无可厚非,反正大家都一样嘛,多我一个又不多,内心的负罪感就会大幅度降低,似乎有人陪着做一件事情,勇气就会更大。然而,另外一个团体——写作营,每天那么多小伙伴都在早起签到,或读书,或思考,或运动,各自按着自己的步调,做有意义的事儿,自己落后的话,危机感就会紧随而来,被窝里的温暖舒适,似乎也没那么诱人了。
最后,心理账户。若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可分为持久性所得和偶然性所得,那么前者是因时间明线的设置以及时间的持久性,会让我们更加理性;后者纳入了私人物品后,界限就会模糊,短视、随意随之而来,非理性就会容易得多。但是,如果将模糊的界限,与写作营的签到、打卡这样的明线相衔接,外部的驱动力会促使我们相对理性得多。
赖床一度是我的痛点,仿佛温暖的被窝,总是有很大的魔力,让我臣服。所以无论是激励外包,设置明线还是降低安全感,都得好好治一治。唔,写作营会是不错的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