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学实践论(14):【训练视角】他山之玉(1)
对于安住视角、融入视角、灵活运用视角的训练,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方法皆可借鉴并化用到视角学实践训练中,只要在此过程中以“超级视角”为核心进行安住、融入以及灵活运用,那么诸多方法皆可成为视角学实践训练方法。
1、对儒家心性智慧训练方法的借鉴与化用
儒家的各种训练方法,如果只看表面的话会感觉非常繁杂,但其实所有的儒家训练方法——也叫工夫,都有一条核心主线,即围绕儒家心性之本体【仁】来进行的,所有的工夫都是为了见到【仁】、安住于【仁】、融入于【仁】、汇归于【仁】、妙用于【仁】。【仁】即是儒家之道体,而非在【仁】之外别有他道。儒家,人之需也,以仁为本,以仁为道。仁本,即人本也。仁道,即人道也。在儒家看来,若无仁,则非人。仁是人之精神、魂魄、性命也。
儒家与佛道两家最大之不同即是立足于人、立足于人生、立足于人间,以“仁”为道,育化群生,使心归仁,使人归仁,使民归仁,使家、国、天下归仁。归仁,即是归德,归德即是归道。
人能归仁,即可回归于与天地万物同心同体的至善化境。
何为仁?子曰:仁者爱人。这种爱是从道之本体而生发的仁爱之心。若以佛家语言来说,即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仁。如此之仁,才是无限广大之仁,才是仁道之仁。
仁者爱人,爱人才能成仁。反过来说,爱己则不能成仁。而成仁才是真正的爱己、为己、成己。
仁者无私,仁者无我,仁者无惧。由是,方能爱人、爱家、爱众生、爱国家、爱天下。
以人为己,以家为己,以众生为己,以国家为己,以天下为己,仁之爱之,仁可成也。
所以,在儒家工夫中,【克己】即成为非常重要的实践训练要诀。
1)克己复礼
作为心性智慧实践训练的【克己复礼】,首先是在内心层面进行的训练,然后才能扩展到日常生活中的对境训练。不仅【克己复礼】之法如是,儒家所有工夫都是如此——皆以“内圣”为本,而以“外王”为用。
何为【克己】?何为【复礼】?克己就是复礼,复礼就是克己。礼者,敬也。
这里的【礼】,即是【尊德性】。复礼,即是复归于仁。仁是本体义,礼是对仁之本体的礼敬、尊敬、遵守、尊崇。复礼,即是复归于仁的工夫,即实践、践行、训练、习练。
那么何为【己】呢?所有不合于【仁】的语言、行为、思想、意识、观念,甚至包括情感,皆是【己】。【仁】是无我的,是无私的,是无己的。【己】则代表了自己、自我、自私、私欲以及基于此基础上而产生的所有一切生命活动。
那么如何才能【克己复礼】呢?
这就需要立志求仁。求仁则得仁。【吾欲仁,斯仁至矣。】
儒家常言“君子”、“大人”、“儒者”、“仁人志士”等皆是以“仁”为志向,致力于追求【仁道】之人。
只有“志于仁”,才能礼敬仁道,才能主动地、自觉地、有意识地以“仁”为标准要求自己,警觉自己,反省自己,修正自己,不断地【克己】以【复礼】而【归仁】。
具体的实践中,就是要时时警觉自己的思想与言行,是否符合【仁】的精神——【仁者爱人】,以在人际关系中主动地践行儒家道德行为规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人格修养上不断培养“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仁者之品格等等。
克己,主要为克制、约束、减少自己的私欲以及所有不符合“仁”之精神的思想与言行。
复礼,主要是恢复、复归于“仁”以及符合“仁”之精神的思想与言行。
克己复礼为先秦儒家工夫训练的重要方法。
对于此方法,对于“超级视角”的实践训练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呢?
首先,克己复礼,以及所有的儒家工夫论,皆以“内圣”为根本,然后扩展到“外王”。
对于超级视角的训练同样如此。视角学的应用范围虽然可以说无所不包,能够适用于人类一切认知与实践活动,但其根本,仍深植于生命的内在,并直达生命之终极本体。
因此,视角学的所有实践训练皆从内在训练开始,然后逐渐延展到外在,以内统外,以内御外,最后达至内外一体。所以,视角学训练同样是先“内圣”而后再“外王”的过程。
那么从吾人生命的实际而言,作为生命本体的超级视角与作为儒家道之本体的“仁”,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以视角学的基本思想来观照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发现,它们是“同源同体”而视角不同的关系。
在视角学看来,生命之终极本体——在视角学中,其实是生命宇宙之终极本体——是无形、无名、无相却又含藏一切的,如何命名,则端看其“视角”——此“视角”可有无限多种,随人类文明之所需,“创立”其独特的视角。
比如孔子,以人为本,以天下归仁为愿,从其“本具仁德”之视角而将生命之本体归于“仁”。
这时,“仁”即已经是最高的本体、最终极的本体,仁即是道根,即是德本,即是善之极致。从而成为儒学的圣心道脉。
再比如老子,更加注重此终极本体的“先天性”——先天地而生,是天地万物以及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的生命的终极本源、终极本体,并从其无形、无相、无名又含藏一切的本性视角出发进行立论,揭示此本体的性质、特性、特征及演化规律。在这里,人类生命,不过是道所化生的天地万物之其一。但老子同样重视人类生命的独特作用——人能弘道。即就人类所生存的世界而言,只有人类才能知道、合道、载道、弘道。但道依然是主体,人需要回归于大道,才能找到永恒的生命家园。
再比如佛陀,更加注重此终极本体的“超越性”和“智慧性”,并从解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一切生命的“痛苦”——其最大者为“生死痛苦”——为出发点,立“究竟超越的智慧”即“真如”为“转迷向觉”实现生命究竟觉悟、究竟解脱、究竟自由的智慧本体。佛陀的无上智慧更在于对此本自无形、本自无相、本自无名的生命终极本体,会根据教化众生的需要,随时创立新的视角,同时亦可随时打破所立的视角,其所立或所破,只为解除众生的执著妄想,因病予药。所以对于此生命终极之本体,佛经中有太多太多的名字,简直可以称得上无量无边。这也正是佛陀智慧的超迈之处。随举几例,如真如、如来、佛性、觉性、空性、真心、如来藏、如来功德海、禅、常寂光土等等,乃至所有一切诸佛如来名号,皆是此终极本体之种种异名——不同的名字不仅仅只是不同的文字符号,而且代表着不同的视角。就像儒家以“仁”为本体可以开创出儒学一脉一样,不同的诸佛名号,若是深入探究下去,则都含藏着非常广阔的“智慧世界”——佛经中即名为诸佛世界、佛国净土。
现在说回超级视角。超级视角,即是从此生命之终极本体本自具足超越性的“超级视角”来进行立论,从而开显出“生命视角学”智慧训练体系,构成“超级视角大世界”——以超级视角为本体的全息全量生命宇宙。
就本体角度而言,不管具体立论的视角是什么,其本体都本自具足所有的一切,包括已经为人类开显出的视角以及尚未为人类开显出的视角。所以在本体中,一切皆是“圆融一体”的,亦是“一体无分”的,亦是“相互含摄一体全息”的。
但任何视角的开显都会有这样一个特征——无法同时开显所有无量无边的视角,而只能因生命所需而开显其所需的视角。所以,儒家以儒家之所需开显儒家之视角,道家以道家之所需开显道家之视角,佛家以佛家之所需开显佛家之视角,视角学以视角学之所需开显视角学之视角。
而视角学除了有视角学本身的特性之外,还兼具这样一种特性,即能够从视角的角度而汇通所有看似不同的视角,甚至可以说,所有各种不同的视角,都本为视角学所含摄——这种含摄同样是从视角的角度进行的含摄。比如,儒家也许并不认为以“仁”为本体是一种视角,道家也许并不认为以“道”为本体是一种视角,佛家也许并不认为以“真如”(或其他名称)为本体是一种视角。但所有这些都不妨碍视角学从视角的角度将各种不同的人类文化、人类文明皆看成不同的视角。而且从视角学本身而言,这种观照是非常自然的,因为视角学本身的基本思想即是:一切皆是视角。
这种视角思维,使得视角学能够不局限于任何“门户之见”,而可以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所有人类文明、文化中优秀的智慧文化皆为视角学考察、学习、借鉴、化用的对象,共同融入视角学智慧之大海。在这些智慧中,不管是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境界论,只要有可取之处,皆可取而用之。特别是带有共性特征的实践训练的具体方法,皆可以因应所需而借鉴之、化用之。
为何可以如此呢?
因为,只要是以归于“本体”为目标的训练方法,皆有其相通性——因为不管对本体的立论之名是什么,终究都是要归于本体本身,如果不是这样就偏离了本体。
在完成了【认知视角】的训练后,所有【训练视角】阶段的训练,皆是围绕生命终极本体来进行的,只不过在视角学中,此终极本体名之曰“超级视角”而已。
所以,对于儒家、道家、佛家以及各种围绕本体做工夫的训练方法,皆可以从中提炼出“如何围绕本体做工夫”的关键核心,然后植入相应的视角学因素,即可成为视角学训练方法。而且原有的方法越是优秀、深刻,那么转换为视角学训练方法后,同样会非常优秀、深刻。
这就是视角学化用各种以本体为核心做工夫的训练方法之秘笈、秘诀。具体方法的化用,下节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