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
前不久读完《幸福的勇气》,感到自己好像真的可以获得勇气去追求幸福,但一时却无法将心中所想倾吐出来。最近新的学期开始了,周围的人和事发生了一些变化,促使自己重新审视所谓的“关系”。书里提到阿德勒认为人生有三项课题:工作、交友、爱,这三项课题也是三种“关系”的建立与维系。而近期似乎在这三种关系上都经历了些许波澜。
工作
在这份工作岗位上的时间到9月是整整一年。一年来,从最初的战战兢兢到现在的平静平稳,从被直接关注到现在按部就班,从随波逐流到树立短期目标,这份工作见证了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白成为一名上班族的过程。最初为能够胜任这份工作而努力;后来希望能将工作做好获得领导肯定,进一步增强在这份工作中的安全感;再后来,似乎出现了一些工作倦怠,开始怀疑这份工作是否是自己想要从事的,怀疑工作是否符合价值取向,心中充满迷茫和犹疑;而现在,最近,在一位同事的帮助下,找到了短期的小目标,也对自己心中的困顿再次进行了反省,因此接下来的计划是在完成日常工作之外,专注于短期的小目标,在小目标实现之后再做下一步规划。这项小目标与工作相关,又可以抽离工作之外,如果能够很好地完成,将成为未来工作选择或进阶的阶梯。并且在有了这个目标之后,心中的焦虑、浮躁在实际行动中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平复。因此,在当下,走上正轨,是值得为自己加油打气的。
交友
因为工作来到陌生的城市,我的“同事”成了我最能结交的“朋友”。除了两位室友,自不必多言,常常感激有如此的幸运,否则我无法想象如何能在忙碌孤独的生活里获得情感慰藉。还有另外两位同事,在逐渐相处的过程中变得熟络起来,我以为大家都是朋友了。不仅因为我们工作环境友好、扁平的缘故,也因为彼此日常相处融洽,年龄相仿,以同辈的方式进行交流。这两位同事在新学期将离开工作,再次入学深造。我和我的室友既替他们感到高兴,同时也为办公室缺少了两位活泼的朋友感到惋惜和不舍。但让我颇感意外的是,直到他们正式离开之前,我发现,其中一位同事一直在朋友圈里将我们屏蔽了。那一瞬间,有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日常交谈的场景在脑海里浮现出来。原来事情可能不是我想的模样,而是在别人的心中有自己的理解。
在书中,阿德勒认为工作是“信任”关系,“信任”是有条件的相信;交友是“信赖”关系,“信赖”是无条件的相信,所以与这两位同事理应是“信赖”关系。现在这种“信赖”是否被打破了呢?按照阿德勒的观点,答案是否定的。人生课题分为“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选择“信赖”是自己的课题,他人如何选择是他人的课题。听起来不可思议,就好像“以德报怨”,又该“以何报德”呢?然而,阿德勒思想指出,如果不能信赖自己就无法信赖他人,无法信赖他人,便无法与之建立交友关系。此外,鉴于“同事”也有工作上的关系,可以再进一步分析。我们想通过工作证明自己的价值,但原则上,工作认同的是一个人的“功能”而不是一个人本身(如果有其他人和你具备同样的“功能”,你是可以被替换掉的)。也就是说,只有“信赖”他人,建立交友关系,才能获得真正的归属感,仅仅投身于工作,无法帮助我们获得幸福。或许这便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概念——“共同体感觉”的要义之一。
爱
“爱”不只是爱情,还有亲情、友情。在这段时间,因为近视手术的契机,和家人之间有一些不一样的交流。尽管从小的疏离无可改变,价值观的差异无法弥合,但更加笃定的是,父母的付出无可忽视,他们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孩子提供了支持,而作为成年的“孩子”的人生需要自己经营。在阿德勒的观点里,正是父母的爱让孩子得以生存,但只有脱离父母,告别孩童时期的生活方式,一个人才能走向自立,迈向成熟。这其中,爱情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书中提到,阿德勒认为,只要你愿意,你可以爱上任何人。这一观点很大程度上冲击了我过往的爱情观,打破了我对爱情过于不切实际的幻想。爱情并非浪漫的产物,所有关于爱情的美好是事后人类的主观赋予。爱人不是命中注定,爱情是“自我(中心)”消失的两个人,将彼此人生的主语变成“我们”,慢慢构建起来的生活方式。因此,当理智接受这一点,反而会对爱情更加相信和积极,因为比起捉摸不定的命运,我们更可以依靠的是自己掌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