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家长被“尊重教育”坑骗了
又一个家长被“尊重教育”坑骗了
邓永娟
很早就有教育学专家提出“尊重教育”这个词语概念,呼吁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孩子信任和尊重,以帮助孩子树立起自尊、自爱和自信之心。这个教育理念是非常好的,它真正地从孩子角度去考虑问题,也真正地立足于孩子长远发展。
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个“尊重教育”被很多人歪解,有些家长打着“尊重”孩子的旗号,大呼“我真的是尊重了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大行放任孩子自流,推卸自己作为家长监督和教育的责任。
1
暑假,梁同学妈妈打算让孩子报读兴趣班,梁同学瞄了一眼上课时间,噘着嘴巴说:“我才不去呢!8点钟上课,这么早!暑假了就应该多休息休息,这会儿我还在睡觉呢!”
梁同学妈妈一看儿子的表情,立刻说:“好吧,我尊重你的意见。你不是不想学习,而是嫌时间太早了。”
结果整个暑假,除了学校要求一定要学游泳,梁同学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之外,都白白浪费在睡懒觉和玩乐上了,暑假作业也是拖到开学前几天,才匆匆忙忙地补上。
这天,梁同学妈妈对我大吐苦水:“我对我家孩子写作文也真是服了,他的中秋作文作业要求写400字,我看到他写得真头疼!我跟他讲了作文大概构思和思路,结果写出来,我都看着要吐血!”
我没有说话,梁同学妈妈继续唉叹。
“他说想去学跆拳道,我尊重他的意见,给他报了跆拳道报,可是没学多久,就说太累了,不想学了,我也尊重了他的意见,不学了就不学了呗。”
“他想周六周日好好放松一下,上了一周课,实在是太累了,我尊重他的意见,周六周日带他去玩了两天,作业没做,也只能打电话给老师,告诉老师情况,让老师网开一面。”
“每一次他做作文作业,他都会说作文想不出写什么,他要求我给他提示提示,我看见他这么好学,尊重他的意见,于是就坐在他的身边,教他写些什么内容,如何进行构思,怎么去写,一步一步地耐心地去教他。”
“……”
这样的尊重,结果怎么样了呢?
我想,大家也心中了解,已经知道了结果。
这个孩子报了N个兴趣班,但是没有一个是坚持到底的,到头来,没有一个是真正学到手的兴趣;作业不做了,有妈妈帮忙撑腰,原来也是可以这样偷懒的;作文不会写没有关系,有妈妈这位大神在身边,百问百答,一边说一边写,不用动脑子,轻松又愉快……
这位妈妈叫得很冤:“我尊重他啊!这难道有错吗?”
我在心里唉叹道:“又一家长理解错误尊重教育,被她自己的‘尊重教育’坑了!
2
的确,这位妈妈很“尊重”孩子,凡事都和孩子商量,并且孩子说什么都是有应必求,真正做到了孩子的要求全都满足了。
可是,这是真正的“尊重教育”吗?
真正的尊重教育是在遵循孩子成长规律,根据孩子的个性发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
家长发现孩子喜欢写书法,于是跟孩子沟通,告诉她,要想学得更好,还需要跟老师学习,这样进步才会更大,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有坚持和勤奋。在孩子兴奋地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出现倦怠的学习状态的时候,家长在旁边鼓励孩子:“这个世界上的成功并不是都是那么轻轻松松的,都需要付出的,只有用汗水浇灌,成功才会开出美丽之花。你看,别的小朋友写得一手这么漂亮的字,也是刻苦训练出来的啊!”
尊重孩子的兴趣,及时培养孩子的兴趣,并且正确地引导孩子坚持学习,这是尊重教育。
“妈妈,作业这么多,我想休息,明天再做了!或者你跟老师说一下,就说我生病了,免了我的作业。”孩子有时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面对孩子的撒娇,聪明的家长会笑笑地帮助孩子拿出作业登记本,指着本子上登记的作业,说:“嗯,这两项抄写的作业属于机械型的,不需要费太多的脑筋,一下子就会做完了,我们先做这两项。这后面的两项需要动脑子,我们在房间里安静地做,我想,你也很快就会做完的。做完作业,我们去打羽毛球放松一下吧!”
很多孩子都会有偷懒的时候,这是很正常的。而家长帮助孩子克服懒惰的困难,犹如一棵小树苗在成长的过程上倾斜了身子,我们赶紧拿来一根小木棍绑起来扶正,让它健康地生长。
尊重孩子,就是要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帮助他挪开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让他更好的更大步地向前进。
3
心理学家认为,追求受尊重,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每个正常人的普遍需要,也是一个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内驱力。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家长的尊重,对孩子的良好心理品质形成具有积极的鼓励作用。
真正的尊重,不是越俎代庖,什么事都帮孩子包办,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鼓励孩子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孩子说得有道理的时候,充分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当孩子说得不合理的时候,循循诱诱,晓之以理,和孩子一起分析其利弊。
真正的尊重,不是打压讽刺,而是安慰和鼓励。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做事缺乏经验,遇到挫折和失败了,从来不说“你真笨啊”“你怎么这么蠢呢”诸如此类伤人的话,而是和孩子一起去分析失败的原因,使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再次攻破难关。
真正的尊重,不是揠苗助长,不是将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而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兴趣爱好,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适时适当地引导孩子坚持学习一些兴趣爱好,在孩子学习兴趣爱好的出现学习困难或者出现倦怠的时候,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和老师商量如何引导孩子度过学习倦怠期。
尊重孩子,不是家长推卸责任的借口,更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适当地有原则性的限制,是为了孩子更健康地成长。因势利导,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以塑造孩子美好心灵为本,积极和孩子一同成长,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尊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