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乐经济学》
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不同的产品有着不同的形状,大家同意吗?
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不同的产品有着不同的形状呢?
大家请看,我的手里现在有一罐牛奶和一瓶可乐,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卖呢?
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回答就是,这个有什么好思考的,从小到大可乐和牛奶就是这样卖的啊。
不
这里面的学问和经济学息息相关。
让我们再回到原点,为什么不同的产品有着不同的形状呢?对此问题,若不稍微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再聪明的回答也算不得圆满。
一般来说,生产商并没有什么动力来给产品增加新功能,除非这种功能所带来的产品价值大于其成本。大多数的案例表明:
【产品设计既要包含最符合消费者心意的功能,又要满足卖方保持低价,便于竞争的需求,也就是说,产品设计必须在两者之间实现平衡。】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给朋友买生日礼物这一案例,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种平衡关系。
我记得在去年10月,我的好朋友过生日,我打算给他买一个生日蛋糕,为他庆祝生日,可是,当我去到蛋糕店里面的时候,我发现,同样都是12寸的蛋糕,一个价格是158元,另外一个却是188元,两者的区别就在于:158元的这个,是奶油蛋糕,外面包装的盒子是很普通的那种,写着Happy Birthday,很普通的盒子,而188元的这个,是两层水果夹心蛋糕,外面包装的盒子是很酷炫的正方体,连盒子外面的Happy Birthday都是亮晶晶的,手提的带都是摸上去质感很好的,让人一眼看过去,感觉就是和外面那些妖艳贱货不一样呢,重点在于188元的这个,口感确实好吃一点,可能是加了水果的缘由吧。
作为考拉的我,选择困难症犯了,我问问大家,如果是你们的话,你们选择哪一个?
……
嗯,好的,虽说,只贵了30块钱,可是在最后,我还是选择了这个188元钱的蛋糕,为此,我吃了一个星期的食堂。
可是,当我们再仔细想想的时候,嗯,这里面的理念和我开头提到的成本效益原则是一样的。
【成本效益原则,是所有经济学概念的源头。】
它提出,唯有当行动带来的额外效益大于额外成本时,你才应该这么做。多简单的概念啊,可是,当你真正的运用的时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我这个买蛋糕的事情中,该原则认为,当且仅当收益不低于成本,才应采取行动。因此,只有收益(以愿意支付额外费用的消费者数量来衡量)不低于成本(以增加某一功能所能吸引的额外消费者数量来衡量)的时候,才应当增设某一产品功能。
唉呀妈呀,咋这么难懂啊,烧脑壳~
不着急,我慢慢来给大家捋一捋,也就是说,制造商同样必须权衡产品增益与消费者买账的意愿。从成本方面来看,蛋糕是水果夹心,外面包装盒子很加精致,制作成本相对于增加,那么售价就越高,消费者愿意出高价吗?从收益方面来看,蛋糕口感更好,外在包装更加精美,而且对于现代人追求的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美感和独特性完美符合。
【所以,答案就取决于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了这些优点买单。】
哎呦我去
相同的道理也可以适用在
【为什么打开冰箱时,冰藏柜会亮,冷冻柜却不会亮?】
这个留给大家自己去思考,想不明白了,我再来告诉你。
那么,我之前讲了这么多,到底这个和我开头提到的牛奶和可乐有什么关联呢?不着急,重头戏来了!
一开始,我提到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形状,接下来,我要告诉你们的是:
【产品形状设计的细节,似乎还与几何学原理有一定的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来想一想生活中,几乎所有软性饮料瓶子,不管是玻璃瓶还是铝罐子,都是圆柱形的。(所谓的软性饮料就是指我们平时喝的芬达啊,雪碧啊之类的,下次自己去买的时候,多注意看看小字就明白了。)牛奶盒子是方的,方形容器能比圆柱形容器更加经济的利用空间。那么,为什么,软性饮料生产商却坚持使用圆柱形容器呢?
原因①软性饮料大多数都是直接就着容器喝的,所以更加称手一点,可是,人们喝牛奶不会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
就算大多数人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成本效益原则显示,它们不大可能装在圆柱形容器里卖。因为方形容器更加节省货架空间!
超市里大多数软性饮料都是放在开放式货架上,这种架子便宜,平常也不存在运营成本。
但是
牛奶则需要专门放在冰柜里,冰柜很贵,运营成本也高,所以储存空间相当宝贵,因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装牛奶的效益。
同样的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
【铝制易拉罐的生产成本本来可以更低,可为什么人们不那么做?】
当然了,这个问题依旧留给大家自己去思考。想不明白了,我再来给大家解答。
生活中这样与经济学息息相关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
①为什么很多餐厅都为饮料提供免费续杯?
②为什么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的门上要安锁?
③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免费提供花生米?
④为什么女模特比男模特收入高?
……
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牛奶可乐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