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运营

《怎样写作》:叶圣陶关于写作的不二法宝

2022-07-11  本文已影响0人  苏钟白

写作离不开充实的生活,充实的生活需要有深邃的思想和丰盈的情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和情感的源头便是——观察。

1

生活充实到何种程度,就会写出何种文字。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写作的原料是思想和情感。虽然每个人的思想和情感不甚相悬,但是由于天生基因、后天教育、环境熏染和时代影响等等绝不会全然相同。

我们写一些思想情感,可能并不新奇,但表达的观点不新奇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其证明方式。

因为有些道理就算读者已知,但知道并不代表重视,重视不代表会行动,行动不代表会坚持。

通过文章的传播,引发读者的思考,影响读者的行为。这,便实现了文章的价值。

我们知道空持技巧是造不出好的器物的,只有优美的原料才可以制成美好的器物。当我们的生活越充实,得到的原料(即思想和情感)就越优美。

那什么是充实的生活?

引用叶圣陶在《怎样写作》中的话:充实的生活是指阅历得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兴趣饶富,内外合一等等。

当我们生活到某种程度,就自然要说某种的话,也自然能说某种的话。

就像有很多道理、经验我们曾听别人说过,但是自己的生活还不够充实,没有接触或经历过,便不会有深刻的记忆和透彻的感悟。

没有什么感触,自然也不会动笔成文。或者感触不深,文章内容自然也不深厚。

2

训练思想在于观察。

遇到困难,发现难点所在,作出假设后进行验证,而后便形成了思想、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假设,没有假设就没有新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经验思想,但有的人思想很浅薄。原因在于接触的少,而与外界接触的多少不在于外物,在于自己是否有意。

有意地接触外物,善于观察,经验便无限地扩开。

如对一个人不观察,见过一次面后两人便毫不相干。但略加观察,这个人的外貌姿态便能留有印象。再加以接触,便能了解这个人的性情和品格。

这些并非毫无意义,而是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关于人的种种经验,对于自省和看人都有益处。所以随时随地观察是训练思想的不二法门。

“有多所观察,方能达到多所经验。经验越丰富,思想进行假设时的来源越广,批评判断种种假设的能力越强,造出方法以证明假设的是非真假也越有把握。”

3

培育情感还是从观察入手。

有的人对什么都淡漠,觉得什么东西辨不出什么滋味,原因在于观察少,经验少,缺乏切实的思想能力。

思想情感是分割不开的,所以培养丰盈的情感,根本上还是从经验思想入手,追其根本,还是观察。

有了真切的经验思想,必将引起真切的情感。

成功则喜悦、失败则痛惜,不限于自己,对于他人也会有有着深厚的同情。

而喜悦之情的享受和痛惜之后的奋发都足以使生活更加充实。

4

写作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思想与情感,思想与情感离不开多加观察。

莫泊桑拜师的故事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莫泊桑去找福楼拜,问道:“老师,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书,写出来的文章还不生动呢?”

后来莫泊桑按照福楼拜的要求每天站在门口观察大街上的车来车往,一开始看不出所以然又去找老师。

福楼拜一系列的问题,如“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么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么走的?”等等让莫泊桑幡然醒悟,他开始认真专注地观察,最后文章得到老师的赞许。

后来如我们所知,莫泊桑成为世界有名的作家。

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曾经听过要善于观察的道理,但不是每个人都给予重视并将其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通过阅读叶圣陶的《怎么写作》以及触发的思考,我们再次感受到“观察”的重要性,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善用观察呢?

如和朋友聚餐,不是一直低头玩手机,而是去观察周围的环境,目光所及中不同人的行为表情等;

如走在路上,除了看路外,不是目光空洞眼神呆滞,而是注意观察行人、店铺等等;

如坐地铁或者待在一个地方等人,也可善用观察,看看周围的环境与人物,这也会减去不少无趣。

无论是否有写作的习惯,希望在日后,我们都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过着越来越充实的生活。

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