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一: 教你改变写作“无从下笔”的局面
拿到一个题目,尤其是商业文案,即便是久经沙场的老手,也会经常遇到"无从下笔"的情况,也就是所说的没有灵感。
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以及怎么办?这就是我要分享的第一个写作技巧:破题。
首先要明确一个目的,这篇文我要交给读者(或甲方)的是什么?
总体来看,一篇文章价值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阅读的趣味。(可以理解为娱乐消遣)
二,文字之美。(可以理解为文采)
三,思想性。(这个更好理解,看过之后会不会引发思考)
这三个方面可以对应到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还可以对应到四种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很多人甚至不确定自己的写作是什么体裁,用的什么表达方式。往往到最后都觉得自己写的是散文,实际上散文依旧可以归结到这三个方面,因为散文又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所以从这三个大的方面理清思路,我们对自己的文章的认识就会更准确,也更容易找准自己的定位。
能做到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合格:
趣味型
文采型
思想型
兼顾二者——专业:
趣味型+文采型(譬如德芙广告:不溶在手,只溶在口)
趣味型+思想型
文采型+思想型
三者都有——优秀:
趣味型+文采型+思想型
最典型的就是王小波的文字,可以说是非常完美地结合了三者,所以高晓松把他排在白话文小说第一的位置。
这样分析下来,就找到了无从下笔的根源:没有风格,没有形成趁手的写作习惯。
如果按照"趣味","文采","思想"三个要素的来衡量话,我们首先要明确或者试探自己的倾向。
一旦确定或者找到了自己擅长的风格,"无从下笔"的情况既可以被具体化处理:
如果你属于趣味性,那应该首先想到一个好的"梗",或者一个故事;
如果你是文采型,那你应该首先想到一个或者几个金句;
如果你属于思想型,那你应该首先想到你想传达的观点。
所以克服无从下笔的一个最实际的方法就是:
不要一开始就陷入谋篇布局的惶恐中,而应该先找到一个切入口。
即便是不知道具体怎么写,至少明确该往哪个方向写。
举个例子,下图是为一个品牌米粉写的文案(节选)。当时甲方提供的素材是一个宣传片,这个宣传片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食材的颜色,视觉冲击大。
于是我写这篇文案的突破口就是——颜色。
“在美食艺术上,孟氏米粉不仅擅长运用五味,甚至把颜色融入味觉。
发泡的米粉,像天山的雪;泡菜坛子,宛如新疆的盆地。
新疆番茄、辣椒,甜与红,辣与红。
红成为了孟氏米粉的底色,辣则成为了它让人欲罢不能的特色。
红让人开心,辣让人爽口,酸是百转千回。
真正的美食,不仅讲究色香味俱全,它还有情感的负载。”
举例子的目的在于说明基本风格并不是万能,你也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慢慢找到自己的切入口。
对于还没有找到擅长的风格的,就可以尝试从这几个角度的去有意识训练。拿到一个题目先问问自己,计划将它写成哪种倾向。然后变换角度,训练几次,看看在哪一方面进入写作状态更快。
即便是已经拥有了自己风格的,也可以切换训练,这样写作面会越来越宽,拥有的选择性就更多。
所以,这样就可以一路总结下来:
灵感究竟是怎么来的?它其实就是写作的可能性。
是一个故事,一个句子,一种观点?还是说几种东西同时向你打开。
当写作的可能性多起来之后,写作就变成了感觉。
小结:
尝试它--找到它--训练它--拓宽它。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写作,欢迎加入“绿令好翰”写作交流群,敲门微信917566279,也可以报名参加“一对一”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