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落疏疏一径深
——观摩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有感
2017年版的高中新课标颁布以来,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理论层出不穷,对阅读整本书的意义、价值和可能性进行了充分地讨论,也形成了很多研究成果。其实这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阅读建议”部分早已说明:“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既然对于“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一论断已然没有异议,那么,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呢?在具体实施方面,则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探索和研究。
今天早上有幸参与自治区王玉桂初中语文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承办新疆师范大学“国培计划(2019)”兵团学员跟岗研修活动,观摩了两节整本书阅读指导课,对如何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有了新的思考。现以娜丽玛老师的《英雄亦有落泪时——鉴〈西游记〉孙悟空的修心历程》一课为例,来谈整本书阅读指导课的实施。
本节课定位为课中阅读指导课,就是在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导、交流分享,使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得以提升,并且带着这些新的思考和认识继续阅读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这是本节整本书阅读指导课设计的起点。
在具体这环节设置上,首先,老师注重情境和氛围的营造,通过简单的背景音乐,将学生带回到了《西游记》那个轻松活泼的场景,唤起了学生的阅读和观影记忆。
其次,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以概括或复述的形式来展开,并提供了一系列阅读方法,如看前言,浏览目录,跳读,做批注等,供学生参考。接着,课堂展示了一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设置“遇见不一样的____”分享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自己阅读中最感兴趣的艺术形象,通过“举具体事例印证观点,制作角色小卡片”的形式分享交流。这一环节学生畅所欲言,谈到了主要人物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但在学生的补充过程中,逐渐聚焦到主要人物孙悟空身上。
随后,进入课堂的核心环节,通过展示孙悟空的形象,对人物的一些认识,如“无所不能、机敏灵活、桀骜不驯、英勇无畏”等,但老师却独辟蹊径,问学生有没有关注到孙悟空的“哭”。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纷纷翻书,寻找相关情节。在进行了两处示范分析之后,老师展示表格,提供方法,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精读鉴赏,其中包括三项:概括落泪情节、思考落泪原因、补充落泪细节。
最后,在学生合作完成表格,展示分享之后,形成板书,结合悟空称呼的变化,进行总结,升华课堂。这既是一个石猴成长的心路历程,也是一个人的成长轨迹,我们都在追求至美至善的路上!
通过对整节课环节的梳理,我们发现,本节整本书阅读指导课经过了精心 的设计。课堂环节设置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引导学生回顾情节,分析艺术形象的整体框架下,聚焦到主要人物的研讨上;既有全书的跳读,也有部分回目的精读,点面结合。通过最后的总结提升,可见学生课堂上获得了许多新的体验和认知,教学效果良好。
值得称道的有三点:
一、以“哭”为切入点分析人物,这种陌生化的效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张力,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思考和讨论;
二、表格设置富有层次,前两点侧重于学生概括、归纳、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一点则关注学生的审美创造,引导学生进入人物,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笔去补充细节,可谓神来之笔。
三、板书设计简明扼要,是学生阅读思路的再现,直观而精炼,有效地呈现了主要形象成长的心路历程,利于主题的归纳和课堂的升华。
同时,课堂上也有值得完善的地方。在阅读分享过程中,建议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回答内容,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和认知,如教师可以问,“这样一位公认的英勇无畏、无所不能的形象孙悟空,大家有没有关注过他也会哭?”“阅读过程中,在哪些章节或者情节里有印象,可以和大家分享?”同样,在询问孙悟空称呼的变化部分,也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再进行展示和总结,效果会更好。作为文学名著,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应关注其文学艺术价值。老师设置的“补充落泪细节”部分,是一个出色的设置,如果这一环节能引导学生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顺着原文的语言风格去补充,去创造,则是锦上添花!
整本书阅读,虽然我们刚刚起步,貌似萧疏稀落,可在一批老师潜心探索和研究中,已经走出了一条狭窄幽长的小径,这是可喜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课,要求教师先要对作品有深入地阅读和认知,在此基础上,能充分了解学情,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设计恰当的语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阅读交流过程中,提升兴趣,掌握方法,培养能力,从而学会阅读整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