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败局》第十天,要敢为人后也要进退有度

2021-11-15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期一會8

今天读完《大败局》的感悟如下。

今天读的这一章里吴晓波老师把太阳神和娃哈哈这两大从保健品同时起家的企业称作为“双子星”,在当时来看而相比起太阳神而言娃哈哈当时在众人眼里显得就“暗淡的多”。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谁更耀眼远远没有谁“闪耀”的更久来得重要,而娃哈哈很显然是“双子星”里亮的最久的那颗,太阳神只是短暂的闪耀后陨落了。

从娃哈哈一路走来的路程里有两点值得我去学习

第一点:敢为人后

吴晓波老师在书里有这样一段形容宗庆后的话“他从来不做代价昂贵的市场创造者,只有在他认为消费群体已经形成的时候,他才会起而行之。”

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大部分人已经被培养出来凡事要挣一个“先”,要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管是在创业还是准备创业或者并没有创业准备但是听说身边朋友要创业时,大部分人都会说这么一句话“这个行业现在做的人太多了,已经红海了,你做了也挣不到钱。”

说实话前两年我也经常会说这样的话,对身边想要创业的朋友亲人,我总是以一个“掌握信息较多的角色”去告诫他们,这个你现在做晚了,那个你应该在前两年就开始做的,这个现在市场竞争太激励了不适合进入。

我只考虑了后进入市场的无法“分一杯羹”的事情,却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不成熟的市场,作为一个创业者是否能承受住它“不成熟”要付出的代价。

我总觉得“黄昏期”进入一个领域,就注定“无利可图”。其实不管是哪个一个时期,机会都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想起之前我老板说,只要有过硬的技能和持久力,就算是“黄昏期”依然是可以在这个大市场里分一杯羹的。而且很多人其实是不适合“螃蟹期”的各种风险,玻璃心很容易就被“螃蟹期”的风险给打垮,而且市场用户也比较混乱没有一个系统化的东西来给你去做。

所以很多时候“黄昏期”才是最适合的时期,因为有前者给铺路造桥,你可以规避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尤其是在自己资金不足能力不足的情况下。

现在想来这才是做保险的做法,我们有时候不一定要做个开拓者,也可以做一个巩固者,敢为人后,后来居上也是一条很好的路。

第二点:进退有度

“在每一种产品的推广尝试中,他均在广告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上保持一定的度,一旦到了这个心理界限还没有启动迹象,他即决然断臂,全身而退,以保证企业不陷入泥潭。”这段话也是对宗庆后的一个做事风格和娃哈哈为什么可以成功的分析。

娃哈哈为什么能比太阳神走的更远更久,除了宗庆后在靠保健品成功后足够清醒有一个长远的眼光,知道保健品不是一个可以长久发展,对其成长是有局限性的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吴晓波老师提到的,他在发展新产品上有个“度”,而这个“度”是前面书里提到的企业家里都没有的。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至今我们还能看见“娃哈哈”这个品牌的原因吧。

在“暴利”面前很少有人能清醒的做到及时止损,张弛有度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赌徒赌博赌到最后倾家荡产的原因,因为赢了还想赢,输了想赢回来,就是这么一个心理导致到最后输无可输。

想起之前同学出去玩时我也出现过这样的心态,同学是个很喜欢走路的人,而偏偏又是那种懒得走路的人。

那天和她一起出去玩,因为我是个“路痴”所以带路的事情就全权交给了她,结果那天不巧要走的那条路正好在修缮,我便提议打车去目的地。

可同学坚持要走路我只能妥协,于是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迷路了。这时同学提议打车,但我却不愿意了。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都走了这么远的路了,花了这么长的时间,现在打车我之前花的时间和走的路又算什么。”

同学见我态度坚决,便只能顺从,于是那天我们走了近四个小时的路,最后也没有完成,直至天黑打车回了酒店。

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也是听可笑的。

其实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应该给自己设置一个“度”,一旦到了这个“度”时,我们就应该及时止损,这样才能有一个更好的结果。

就像是走路还是打车这件事,如果一开始我和朋友就设置一个时间的“度”或者路程的“度”,那么结局一定比我们走了几个小时的路最后哪也没去成要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