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科幻时空里的人性探讨——奇点遗民

2017-09-27  本文已影响26人  沈一默

未来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也许你也曾在偶然之间想过这个问题,不过对于大众而言,过好当下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但在某些人的心里,未来是比当下更为重要的时代。因为未来既代表着无限的可能,也预示了无限的危机,而我们或者说我们的后代终究要面对神秘的未来世界,迎接那些未知的挑战,所以科幻小说层出不穷。一方面科幻小说代表了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另一方面,科幻小说也点出了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在期待与危机之间,科幻小说一直试图寻找一条平衡之路,让未来的世界成为人类更美好的家园。但未来一定就会变得更美好吗?我们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或者说,对于未来,我们怀有巨大的恐惧感。这些恐惧和担忧不断堆积,凝结为刘宇昆笔下的文字,最终集结起来成为了小说《奇点遗民》。

刘宇昆是科幻界的一颗新星,2012年36岁的刘宇昆便凭借短篇小说《手中纸,心头爱》一举斩获三项国际的科幻文学大奖“雨果奖”、“星云奖”和“世界奇幻奖”。出人意料的是,获得如此之多荣誉的刘宇昆,本职工作却不是作家,程序设计员与律师才是他的职业。不过细想来,也正是这两个职业奠定了刘宇昆科幻世界的基础,程序设计员的身份为未来的世界创建了模型,律师揣摩人性洞察人心,从而使得未来的世界生动真实。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牵绊正是刘宇昆科幻小说的思想内核。一般而言,主打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的科幻小说会被称之为软科幻,因为在此类作品中,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了。但刘宇昆的科幻小说却又不能称之为软科幻,因为程序设计员的身份同样赋予了刘宇昆对未来科技的感知和把握。这种兼顾人性与科技的写作在《奇点遗民》一书里就有鲜明的体现。在未来的世界里,当科技可以达成永生,你会如何选择?留在旧时代还是上载到意识空间,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艰难的选择。

这也是小说集同名篇章《奇点遗民》的主要情节,在小说集中,有未来三部曲和末日三部曲,它们的内容彼此相关,都是建立在人类对永生的追求所导致的社会冲突之上的。在未来三部曲里,人们不断的追求永生,并试图通过保留意识达到这一切。莉斯为了永存而献身,姐姐艾米却无法认同她的选择。到了奇点遗民一节里,科技已经完成了进化,永生已经不再是勇士的牺牲与冒险,但意识的上载在达成永生的同时,也伴随了抛弃我们执着守护的肉体这一行为。故事里的“我”作为遗民坚守着古老的生存模式,但他的父母孩子以及这个世界上千千万万的都选择了通过上载达成永生。“我”坚信上载以后留下的不过是一段数据,但现实却是留下来的遗民越来越少,生存越来越难,甚至向着原始化不断的前进。故事里“我”的女儿露西选择了上载,她选择了自己的人生,这是一种生活与进化的必然,却也带着全然的悲哀。

在刘宇昆的笔下,是非对错只能我们自己去体会,就像小说里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科技在小说里似乎成为了割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机器,那样的永生是否值得我们追寻,在故事之外,留给人们无尽的思索。

在末日三部曲里,人在科技的帮助下达成了完美匹配,但个人同时也牺牲了自由、独立与隐私。你只能知道这个科技集团想要让你知道的事情,它甚至强大到可以引导你的思维。这种对科技的担忧在存在于多本科幻小说中,在信息时代大数据强大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展现,在未来也许科技还能做得更多,多的让我们活的更舒适却也活的更危险。小说同样没有一个干脆的结尾,一切都留待未来验证与解决,同样也留给我们思考和改变。

除了末日三部曲和未来三部曲,《奇点遗民》还收录了其他16篇小说,这些故事有的自成一格,有的同属三部曲的大体系。但不管故事如何变幻,作品里流露出来的对生命的追问,对人与人关系的探索,对科技的担忧都是一脉相承的。

科幻小说用科技放大凸显选择的两难和急迫,但回归到终点,依然是对人性的发问,小说的落脚点终究还是在人这个个体身上,透过个体的选择便可知道未来社会的走向,而这也是刘宇昆以及其他科幻作家想要达到的目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