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痴行业分析:婚企互联网的转型之路
以互联网技术来改变婚企的经营方式,引入竞争机制,以提升婚礼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服务质量,用来满足90后新人对婚礼品质的追求以及对个性化婚礼需求。这样的方式或许才是互联网婚礼的有效玩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消费能力也有长足的提高。特别是婚庆产业在近年来更是被称为朝阳产业,据统计,2015年以来,平均每年登记结婚的新人在1300万对左右,字节带来的经济规模高达8000亿左右。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企业跃跃欲试,开启探索“互联网+婚礼”的行业新模式,企图能在婚庆行业这个大蛋糕面前分一杯羹。
就目前的“互联网+婚庆”的模式来看,主要分为两种。一个是以互联网公司为核心,搭建平台,为婚企和婚礼人提供交易的平台,属于传统的线上接单,线下消费的O2O模式;还有一个就是直接由互联网公司招募婚礼从业人员,打造自己的婚礼品牌,线上接单,线下执行,属于典型的B2C业务。
以上的两种模式都是以新人为切入口,直接面向C端用户的互联网婚礼机制,这样就导致由互联网企业直接面对属于超低频消费的婚礼消费,同时互联网公司还需要考虑如何去改变新人的婚礼消费线下为主的思想。这样带来的获客成本大大增加,基本上每次获客都需要对用户再“教育”一遍。
同时,由于婚礼对于新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很多婚礼的环节都需要现场进行确认,而这种线上下单,下线消费的模式明显不能够获取新人的完全信任。加之互联网企业一如既往的价格战不断的压缩婚礼行业的利润空间,诸多原因一起,就导致这种模式很难成功。
接触或者从事过婚礼行业的人都知道,婚礼行业的准入门槛低,婚礼从业人员也不需要什么资格证书,更没有同意的从业标准参考。更多的是靠从业人员的“自觉性”在进行自我的约束。这也是为什么婚礼行业一直以来都存在参差不齐的原因。
这对于一生只结一次婚的新人而言,如果选择错了婚庆公司,将会成为一辈子的遗憾。所以在婚礼行业的竞争中,婚企本身的素质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于90后新人来说,价格并不是影响选择婚庆公司的第一要素。对他们而言,高品质、定制化、个性化的需求则更为重要。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婚礼是一场与众不同,充满美好回忆的仪式。
所以婚礼行业亟待解决的是婚庆公司良莠不齐的问题,而不是一股脑将婚礼服务直接绑架到互联网的问题。
那么,从这点来说,互联网对婚礼行业的改进则更多的应该是针对婚企进行,这就与之前的两种模式截然相反。我们不是为婚企提供一个线上的下单的平台,也不是自建互联网婚礼公司,而是专门为婚企服务,助力婚企提升自身的软硬实力。在已经到来的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拔得头筹。
目前已经在尝试这种模式的就有传影科技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专门服务于婚礼互联网产品,从婚企的saas ERP管理系统,到婚礼3D设计的舞美娘,再到婚礼现场互动的花样互动,此外还有电子邀请函邀约以及婚礼在线视频制作软件传影DIY等,都是围绕婚企打造的互联网婚礼产品。
对于这种超低频的消费行业,最好的方法不是教育C端用户,而是要尽可能的赢得B端用户的倾心。
最后,如果你也是一家婚企,那么你不用着急去探索互联网+婚礼的套路,可以先来了解下这些针对婚企的互联网产品,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