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该如何培养一个正确的团队合作价值观的自我思想过程
论该如何培养一个正确的团队合作价值观的自我思想过程
(来自土耳其的社会学家穆扎费尔·谢里夫的露营研究)
解决这个问题:该如何消除竟争敌意?
不过,在争斗进入白热化阶段的时候,他们尝试了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策略。他们设计了一系列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两组人要是继续竞争,每个人的利益就都会受损,只有合作才对大家都有好处。
从受试者的角度思考:和其他人展开合作,为了共同的利益一起去奋斗,这样有利益社会、个人社交、心态的发展,而且有效避免了人类本性的“毒物”——暴力、妒忌、不择手段。
(想获取比别人更多的金钱”“想得到比别人更高的评价”—无论谁的心里都潜伏着这样的欲望。当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恼怒”。“为什么这么不如意?”人们接着就会发泄“愚痴”和不满。人是不幸的动物,生活中总是被这“三毒”支配。——源自稻盛和夫的《干法》)
(我一直以来有个想法就是,通过改变个人价值观对社会群体的竞争关系转化为合作关系。我所举的例子是,学校考试排名以及学校考试成绩是否能达到进入心目中大学的两种激励机制的对比。
基于中国的教育制度,对于中国学生有这样一个竞争意识:每次阶段考试,学校都会根据学生成绩进行排名。所以,往好的方面想,这样的制度会提升每个人的竞争意识,争取考的比上一次更好,争取考的比xxx更好。而且,反观每个班集体的激励机制都有助于这样的“个人主义竞争意识”的形成。但是,仔细想想,其中带来的“伤害”也是巨大的——增长了个人的妒忌心:真讨厌,xxx又表现更好了;虚荣心:我又比你高分,你就根本赢不了我,我是最强的,等等,一切想象不到的声音,这个是肯定存在的事情,可是并不会有人真正提出来,就像是各种潜规则引得集体内部的每个人勾心斗角。所以,这种由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需要停止了,而是采用另外一种新的激励机制(正如土耳其的社会学家穆扎费尔·谢里夫的露营研究——消除双方竞争敌意的做法),在我的想法当中,这种激励机制不是建立在排名上,而是建立在“目标导向”上,例如:每个人的心仪大学的目标分数与其实际情况相比较,只有两个结果:能进或不能。当然,每个人的目标肯定都是为了能进入这个大学而努力(在这个点,我的思维如果继续按照这个方向进行下去肯定会再次进去个人竞争主义上,所以我进行了一个转折点➡️)。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这个目标达成的结果应该是建立在集体意识上的。也就是说,集体内部只有一两个人的成功还不行,要达到集体人员通过率达到一定标准才算成功。而且,我相信通过减去了排名机制的激励机制更有利于团体意识的培养,更利于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过程。因为社会就是一个讲究团队协作的地方。
……
但是,思考到这里,我突然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了,为什么我要去思考这个学校的激励机制?这个和我一开始的观点有什么关系?
不不不,这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关系在于,让我领悟到了一点很重要的事情:
️个人价值观对正确团体意识的取向
️创造有益于个人价值观对正确团队意识的取向
对于️,来说,我是作为一个团体的参与者,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思考和别人的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从权力者所创造的激励机制当中寻找正确的集体合作意识)
对于️,来说,我是作为一个环境条件创造者,该怎样才能有效创建一个有益于个人价值观的倾向趋向于正确的集体合作意识。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因为这为我以后新进入一个社会集体不会感到无所适从,且给了我一个新的行为模式:
(作为个人)
️面对陌生的集体环境,熟悉环境的激励机制
️找寻此激励机制下的一切有利于集体合作意识的事物
️通过以往培养起来的团体合作观,联合其他人为共同目标奋斗
(作为权威人士)
️面对陌生的集体环境,熟悉该环境下的各个子集以及个人之间的关系
️找寻一切有利于集体合作意识培养的事物并建立一个适合这个合作意识的激励机制
️不断观察,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