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成长

2021-05-30-《掌控聊天》-T1-踢猫效应

2021-05-30  本文已影响0人  慢一点

【R:原文片段】

①人群中常见的发脾气的对象,都是相对弱势的人。

比如,对孩子发脾气,而不是对老师发脾气;对同事发脾气,而不是对老板发脾气;对家人发脾气,而不是对客户发脾气;对乙方发脾气,而不是对甲方发脾气。

为什么呢?因为对后者发脾气的代价比前者大。

心理学上,有个“踢猫效应”,也从侧面印证了这种说法。

老板开着新买的车在去公司的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抓住,被教育一顿后收到了罚单。老板心里非常恼火,回到公司后无处撒气,于是把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了一顿。销售经理莫名其妙地被骂,满腹委屈,便气急败坏地对秘书横挑鼻子竖挑眼。一肚子气的秘书就去找接线员的碴儿。无辜的接线员没有人可以撒气,又不敢得罪客户,下班回家后,骂了儿子一顿。儿子无比恼火,冲着自家猫就是狠狠一脚……

②跟一个人说话的时候,还要去看周围的环境,去了解对方想要在他人眼中树立什么样的形象,要兼顾真实的语境,不要因为对方的情绪影响判断。

【I:重述原文】

在心理学上有个“踢猫效应”,即我们总是会把从等级高的地方带来情绪传递给等级低的地方。我们在和家人沟通中容易发脾气,对孩子容易发脾气,这都是权衡利弊并保护自己(负面情绪的宣泄)的常态现象。

沟通是一个平等交流信息的过程,当我们想处于这个过程时就不能过分激动、必须保持冷静,在沟通时我们不要被情绪影响。站在客观角度去看待事情。要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PS:负面情绪的消解有很多方法,靠语言暴力伤害别人无疑是最low的方法了。)

【A1:激活经验】

比如我,有个很大问题,当和比我弱势的朋友交流时,我有时惯性会冒出一些脏话(有调侃的意思),这样在和朋友的沟通中不仅容易产生情绪导致沟通变玩笑甚至吵架,并且可能双方的个人形象也会损伤。为此应减少一些不良词语的使用。客观复盘自己的脏话使用频率,降低它。(PS:首先觉察自己沟通还是会存在问题,接下来就是找方法,多看书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