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华山论道思考与观点

那些90后的叔叔阿姨,凭什么过六一?

2018-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哎呀黄一呀
那些90后的叔叔阿姨,凭什么过六一?

早上睡醒了打开手机,发现好多群未读消息。“祝大朋友们节日快乐”“拿去买糖吃”“六一快乐”......

消息一条接一条,红包一个接一个,好不客气。朋友圈走一走看一看,人人都在过六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节在90后的世界里越来越受欢迎,上至90后已婚男女,下至99年的小哥哥小姐姐,六一成了他们集体的狂欢日。

曾经有这样一个采访,采访对象是一帮集天地王者之灵气的00后,他们得到的采访问题是这样:请问你怎么看待90后过六一儿童节?

对于这个问题,00后表示难度高至五颗星,充分激发“戏精”潜能。

首先出卖他们的是微表情,大写加粗的懵逼脸,转而语重深长悠悠的吐出了一个:啊??

其次出卖他们的是言语,是赤裸裸的嘲笑和嫌弃:他们都那么大了还过六一???

最后出卖他们的是身体,说完那句“我们早就不过六一了”后扬长而去。

90后依旧活得特立独行,虽然自称为叔叔阿姨,但是依旧过六一。

而且庆祝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从单一的发红包到聚餐约会,一样也不落下。


睡觉之前,我总喜欢刷一波朋友圈,没有wifi没有流量也不例外。

“我们的17个六一,喜欢一直宠你,看你快乐得像个孩子。”配图是杨西和女朋友牵手的照片,朋友圈发布时间是6月1日00:00。

What???报告一下,这里有个秀恩爱的走错片场了。

发朋友圈的是我的高中同学杨西,杨西属于高冷男神范,曾经多少人对他垂涎三尺,他也不为所动,谁也不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女生。

现在他牵着的那个女生,相恋五年,据说幼儿园就认识,高考结束后才在一起。

他们高考那年,杨西表白,他说:我喜欢像孩子一样的你,我要宠你一辈子,让你一直快乐得像个孩子。

那天,就是六一。

所以,人家过的不仅仅是儿童节,还是婚恋纪念日。

遇到真心爱你的人,每一天都是儿童节。

大概就像胡杏儿大婚时说:

“我的前前任和前任都很棒,他们一个教我做温柔的女人,一个教我做成熟的大人,但我最喜欢现任,他教我做回小孩。”


怎么看待成年人过六一?

知乎上有一个答案是这样的:

现在的人都有两个身份,一个现实生活中,一个网络世界的。

我们会在网络上过各种节日,国外的,国际的,国内的,传统的,新兴的,自嘲的。

而在现实生活中,该干嘛干嘛,该工作工作,该睡觉睡觉。

米兰·昆德拉说:庆祝无意义。

不是因为今天有个节日,我们的这一天才变得格外重要,而是每一天,我们都要过的有意义。

希望每一天,我们内心都有儿童般的单纯美好。

童心未泯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它指的是拥有小孩特质、心境、个性或者趣味的一类人。

一直都相信,我们追寻的不一定是童年缺失的,但一定是犹如童年那般美好的。


关于“90后的叔叔阿姨,你凭什么过六一?”的问题,我得到了一个很酷的答案。

那答案就是:全就凭一句我乐意。

有句话说:成年人的世界从来就没有容易二字。

对于频频出现在热搜榜上的90后,关于收入的多少,关于是否有对象,甚至关于脱发,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感觉到90后处于在一个靶心的位置。

和80后相比,90后总多了些浮躁,和00后相比,90后又多了些无奈。

你的同学结婚了,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你的朋友买房了,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膜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看,人生就是这么残酷。

其实,我们都不过是借着节日的壳,撒着怀旧的娇。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我们用二十年让自己成为大人,再用余生寻找心里住过的那个小孩。

关心世界的人太多了,在我只想做我自己。

如果不能随心所欲地做你自己,如果不能让自己保持童心,那么这一天,在这个钢铁森林中,去重温一下孩提时代的纯真。

那些90后的叔叔阿姨,凭什么过六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