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零食
零食是孩子的最爱,听过零食,有听过“社交零食”吗?
人的大脑在成长发育中占身体的比重特别大,在孩子三岁时已经完成成人的70%,人类大脑在经历了数百万年的发展后,是越来越精密,
对待孩子要有耐心,可以督促但不能催促
大脑剔除了无关的功能,但保留下来的都是和我们生存以及幸福息息相关的,比如在《社交天性》中提到的社会脑,也是说人的大脑有一个区域是默认打开的,
即使在你无所事事,什么都不干的情况下,这个脑区都是在活跃着,80%他都是在思考关于自己、关于别人、以及关于自己和别人的关系的事情。
所以在这本书中说到人的不幸福80%-90%来自与他人关系的不和谐中,想要幸福一定要有一个能够让自己愉悦的社交圈,尤其是和自己家人的相处上。
我喜欢里面讲到的一个词语叫“社交零食”,比如在你的办公桌前摆放的一张孩子的或者全家福照片,总之一看到就能让你幸福、舒心。
但在带孩子时,本来很开心的事情,日常中一操作就砸锅了,比如孩子的拖拉磨蹭,
在你发出指令时大多数是不能快速执行,得需要你一遍一遍地叫
孩子在出手时头顶囟门是没有闭合的,这样才便于孩子自然生产,是软的,在随后的成长中慢慢闭合成为头颅的一部分,
大脑的顶叶和颞叶主要是负责言语听说和空间功能的
额叶是负责计划控制冲动的中心,小脑部的杏仁核主要负责情绪中心和本能的反应,
所有大脑皮层的发育在孩子12岁时能达成人的80%,所以会常常看到青春期孩子容易冲动
得到24岁才能发育的和成人一样。
大脑神经元高度可塑对于突触的修剪,是越常用的越发达,老不用的就被淘汰修剪掉,所以我们有感觉脑袋是越用越灵光,但给神经元提供营养的一个神经胶质细胞
也就是在神经纤维表面覆盖的一层髓鞘质越饱满,信息传递越有效,通俗讲孩子通常的拖拉磨蹭是这个类似于电线绝缘皮的东西,不够饱满孩子接受指令反应就不会快速
知道明白了这些,也就能理解孩子不是他存心要和你对着干,是发育不够,所以在教孩子养好习惯时一定要有耐心,
比如教孩子自己洗脚、洗袜子,孩子处于新鲜好奇,洗一次会很容易去做,
但想让他持续去做,就需要变着花样去督促,调动孩子的乐趣,人说培养孩子好习惯不容易,需要不断的坚持、校正,
但一个好习惯,却能养孩子一生
孩子坚持天天自己洗袜子,很有耐性
但千万不能老崔孩子
见过一个作心理咨询的初三孩子,见老师第一句话是问“你刷牙能用多长时间?”
后来得知这孩子说他非常努力,就连刷牙都能做到卡点十分钟,这个在他班没几个能做到,在初三之前学习非常好,但到了关键学期没法继续学习了
后来了解原因是从小,作事情妈妈总是催促“快点快点”,每天早上卫生间刷牙妈妈是拿表给他卡时间,必须刷到十分钟
想想都可怕。
思考:大脑在进化发展中,人说“进化就是一场赌博”,听着有趣,那我们在进化中为什么不能飞?为什么没有进化出一对翅膀?或别的什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