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就好

2020-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化雨_J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佚名

本周的写作主题思考了很长时间,灵感闪现也想了好几个可写的,但真坐到电脑前码字时,却无从下手,只能从整理这些无头的思绪开始。

开始躁动的八月

7月已逝,8月渐启,2020年已然过去一大半,上半年疫情的原因,人员流动率相较往年同期已大大降低。但HR都明白,平静的湖面下方,谁也不能预见何时暗流开始涌动,毕竟“铁打硬盘流水的兵”是亘古不变的铁律。当然营盘再硬,谁也不希望“肥水”流到外人田,更不希望自己眼看就要可以结果的树苗被人拔走或者自我收割。

虽然8月开始还不足一周,我今天已经处理完这个月第二个人员离职,而且走的都很匆忙,一个人提出离职当天就办了手续,另外一个只有1周时间(PS:原则上离职申请需要提前1个月)。按马云对离职原因的经典总结,仅有2个原因:钱没给够、受委屈了。8月这两个离职的兄弟,离职原因并没在马总所列的两类清单之列,不是为了钱多事少离家近,难道是为了什么远大的目标?

年轻就是资本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此条离职原因前两年曾流行于各家的离职单上,但原创于一名90后。年轻就是资本,90后面对现实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吐露自己的心声。我最近两名离职员工也都是90后,作为应届生进入公司1-2年,虽然在工作节奏上适应了公司的文化,但年轻的心仍激情躁动。

接下来我也分享一下,这两位的离职理由。其中1位,是下定决心回老家备战研究生考试,早在半个多月前其实就已经有这个想法,当时区域经理就其个人发展和规划,以及考研的综合利弊聊了足足4个小时。最终的决定可以看出,这四个小时的沟通只换回了2周的深度思考,对部门来说并未取得任何成效。就算如此,离职面谈从HR到直接主管、部门经理,事业部总经理,还是聊了个遍,甚至建议可以考取在职研究生,为了其所谓的未来往研究设计方向发展,同意让他转岗到设计部门去,但终究未能挽留得住。

另外1位,作为我们同一部门的小兄弟,为人与做事可谓可圈可点,部门领导也给予各种资源和学习的机会。但收到大学师兄推荐的一个新机会,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同样的岗位,与对方聊完之后,让他那颗原本不敢平庸的心瞬间躁动起来。提出离开对所有人都有些意外,但直属领导并未如前面的同事,一轮轮沟通极力挽留,只是尊重他个人的选择,只要想清楚就去干。

做自己就好

自从走出大学校园,怀揣着梦想和抱负的少年少女,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我们每个人就再不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开始直面工作的压力,父母已不能步步呵护,师长也不会事事叮咛,留给我们走的只有自己的路。

慢慢三十余载职场路,走着走着,有些人渐渐迷失,忘却了原本的理想和抱负。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繁重的工作逐渐磨圆了原本的棱角,让他们变成仅仅关注“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而忽视了“保持对未来的思考”。长此以往,工作也从自己的主动选择,变成了被动接收,由“我要做“”变成了“要我做”。

当你把时间,全部都耗在“要我做”上面,那几乎就是没有成长了。因为你在做的,只是在扮演“别人想要你扮演的角色”,而不是自己。优秀的人,必须能够从中挣脱出来,从“要我做”的束缚中,找到“我要做”,再果断选择,如同上述两位90后的同事,锲而不舍地朝这个方向努力,去努力积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愿不畏前路艰辛,披荆斩棘,做自己就好!


《做自己就好

Wednesday 05/08/2020

简书2020/026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