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读书,学习故事

90后的婚恋观(27)不相信男人

2023-12-16  本文已影响0人  河南妞

刘青青是本地国家电网的财务总监,年薪高达40万,工作的第三年就拿出积蓄、卖掉母女曾经居住了二十多年的老房子,在交通方便的世纪新城购买了一套两居室的电梯房,解决了妈妈刘梅上下楼的不方便,把采光极好的主卧给妈妈居住,并且给妈妈安排了按摩仪和盐袋,让妈妈的老寒腿舒服一点。

转眼间青青就到了奔三的年龄,事业有成,可是个人终身大事依然没有着落,这成了刘梅的一块心病,时不时催促一下:“青青,单位有合适的男孩吗?”

“这样不好吗?咱有房、有车、生活也不比别人差,干嘛再让别人扰乱咱平静的生活呢?”青青这么宽慰着妈妈,心里想的是,“妈妈这么多年怎么熬过来的?那个生物学上父亲据说……”

工作还包分配的1991年,刘梅所在的机械厂同时分来5位学生:三名是华北机械专科学院的徐海、尚慧和俊晓;另外两位是云南一所中专毕业的两位小伙子。

尚慧和俊晓是一对校园恋人,为了能分到一起才来到这所机械厂的,尚慧做财务,俊晓在车间做管理工作;而徐海家在农村,留在外地帮不了家里,退而求其次来到这个机械厂当了一名技术员。

另外两名中专生都是厂子弟,回父母所在的单位理所应当的。

工作一年后,两位厂子弟都有了对象,尚慧和俊晓在刚工作的第一个春节就办理了结婚登记,并回到俊晓家办了风光的婚礼。

而徐海至今还是一个人,不是不想找对象,而是想找一个对他有帮助的人。

机械厂只是693基地下属的一个工厂,专门加工大型仪器的零部件,生产任务依赖于上级部门的销量,没有自主研发的权限。

单位的厂子弟男生优先选择厂子弟处对象,而外来的大学生自然成了女孩子们追逐的目标,甚至是干部们择婿的首选。

徐海一表人才,又有文凭,毕业一年职称就是助理工程师,待遇超越工龄20年的老师傅,而且分配住房也优先,结婚就有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

自然,徐海成了厂里女孩子和领导们的首选,其中,子弟学校的丁红就是其中的一位。

丁红高中毕业就被分到子弟学校当老师,她明白自己的高中文凭在未来的竞争中不占优势,工作稳定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成人自学开始,徐海分进来的时候,丁红已经过了两科了。

无奈,丁红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车间一线工人,大概率对徐海的前程帮助不大,自然丁红不在徐海的考量范围。

经过筛选和了解,刘梅逐渐进入了徐海的法眼。

刘梅只是一个普通的车间质检员,长相普通,工作一般,还是哥哥托关系把她从地方上安排到这家机械厂的——哥哥是地方单位政府部门的一个有实权的负责人。

从此,徐海对刘梅展开了追求,这让刘梅受宠若惊,羞羞答答接受了徐海的追求。

再交往的过程中,刘梅对徐海的关怀可谓是无微不至,虽然单身青年都在食堂就餐,周末偶尔也会加餐的。集体宿舍是二人间,外带一个小厨房,平时也能用饭票到食堂兑换一点面粉,或者到市场上买一点大米、挂面之类的,买点肉和菜就可以开火做饭。周末的时候,刘梅总是想办法做点好吃的请徐海品尝,两个人的关系迅速升温。

交往一段时间后,刘梅带着徐海回家见父母,确切地说去见刘梅的哥哥。

老实巴交的父母见女儿的女朋友长相帅气,又有文凭,自然喜上眉梢。

嫂子在厨房忙着张罗饭菜,刘梅自然帮忙,而哥哥和徐海也相谈甚欢——徐海收敛自如,一点也不张狂!

第二年的五一,徐海和刘梅还有几对小年轻在厂办领导的证婚下,举行了集体婚礼,同时搬到了公寓楼。

婚后第二年,女儿青青出生后,徐还当时十分开心:“女儿好,女儿是我们的小棉袄。”这么体贴的话语,打消了刘梅生女儿的顾虑。

他们也像大多数年轻父母一样,在附近找了白天看护孩子的保姆,丝毫不影响年轻父母的工作时间。

机械厂眼看着靠加工吃不饱,只好着手研发和外单位对接寻找出路,技术员陪同领导对接是常事。

有一次对接过程中,徐海偶遇了曾经的同学——毕业时不服从分配,独自到浙江一带寻找出路,目前风生水起。

私下交流中,老同学有意挖徐海过去,凭借徐海的口才,又有技术背景,做销售肯定是一把好手。

徐海把这个消息告诉刘梅的时候,刘梅还是有所担心的:“咱们在这里旱涝保收,外出谁知道什么情况?”

刘梅的反应早在徐海意料之中:“要不然我先过去看看,稳定以后再接你和女儿过去。”

尽管刘梅不乐意,但她了解徐海的性格:“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徐海刚到宁波和同学共事一家公司,老同学厚道处处给徐海让道,让他快速进入到领域内。

本来就口才不错,又有几年相关工作经验,徐海很快在销售领域独当一面,收入自然丰盈。

刚开始徐海每个月都按时给刘梅寄钱,几个月回家一次,每次回来都会带一些沿海地区的衣服和食品,以及女儿的玩具。这让刘梅母女非常开心,也非常自豪,甚至满足了刘梅的虚荣心。

随着时间的发展,虽然徐海还按时寄钱,可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这让刘梅感到不安,曾经写信诉说自己的担心。

徐海刚开始还应付着,后来有点不耐烦了,到最后竟然联系不上。

带着恐慌的心理,刘梅亲自到宁波询问,被告知:“徐海早就离开这里了!”

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给李梅当头一棒,回到单位才知道:徐海早就把户口和工作关系也迁走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边的打击还没有缓过劲来,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

职工的住房作价归户;

机械厂经营不善,被上级部分收购,大部分职工面临下岗。

刘梅咬牙拿出这些年的积蓄买断了目前居住的两居室,无论如何给女儿一个安定的家。

本来刘梅就只是一个质检员,下岗再就业找工作有限,后来哥哥帮忙让她在汽车站当一名售票员,一份工资起码能保证母女的吃饭问题。

那一年青青只有8岁,只能被动承担生活的压力。

无论日子再苦,刘梅都没有放松对女儿的教育,青青也看到了妈妈的辛苦,学习上从来不让妈妈操心,更没有参加过一次补习班,不想花妈妈不容易挣来的钱。

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走来都十分顺利,高考的时候,青青被南方一所985大学录取,四年大学稳扎稳打,毕业后毫不犹豫回到了本地国家电网工作。

青青工作稳定后,刘梅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公家电网待遇好,青青能力强,自然薪资待遇超越了一大部分年轻人,第三年就卖掉老房子,拿出积蓄买了一套两居室的电梯房。

后来又给自己购买一辆代步工具,偶尔和妈妈出行,相当便利。

刘梅在为女儿自豪的同时,女儿的婚姻大事成为了心病。

其实,刘梅心里也明白,是原生家庭的遭遇影响了女儿的选择,她恐惧婚姻,不相信男人。

眼看着如此优秀的女儿,没有恋爱的勇气和信心,刘梅不知如何是好,怎么开解女儿是眼下刘梅的心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