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山夜话散文

#海上见闻201940# 小馄饨

2019-10-05  本文已影响0人  建文见闻
#海上见闻201940# 小馄饨

回到魔都,如果还没有吃过一碗小馄饨,那么等于还没有回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仪的小馄饨版本,许多人都喜欢有蛋皮丝、绿葱、香菜、虾皮、榨菜末点缀的小馄饨,我也爱其丰富美味,但是和我必吃的版本还是不一样。

我要的其实很简单:小时候吃过的味道! 那是怎样的一种味道呢? 我小时候的七十年代,整个社会都处于物质匮乏状态。 幸亏生长在上海, 吃饱饭倒不成问题,吃得好纯属不易。 大家肚子里都没有什么油水,看见肥肉两眼发光,不像现在这般的一脸嫌弃,唯恐脂肪破坏健康破坏体形破坏形象 - “清淡”二字才配得上“高大上”不是吗! 我倒是至今爱吃油水足的食物,不喜清淡,每逢有大鱼大肉之时必喜形于色,完全不顾所谓形象。 因此,我孩提时代热爱的小馄饨必然是油水丰足的。 记得我最喜欢老西门24路车站对面的那家点心店,那家的汤底真是骨头汤,因为时不时地可以从汤里捞到几丝骨边肉,那叫满足,假如再吃到一小块炖得酥烂的肥肉(有可能是骨髓),那简直是像中了大奖一样。吃完小馄饨,跟着祖母坐上24路到淮海西路逛逛襄阳公园,再买上几样哈尔滨食品厂(当年的店名比较“革命”,具体叫什么想不起来了)的点心, 那简直是天堂般的生活。 多数点心店是不用骨头汤底的,那时基本上都用熬好的猪油打底,撒上些许葱花,再冲入店家事先用盐和味精调制好的热汤,最后盛入煮好的小馄饨。 以前点心店基本都用蓝边白碗和绿色搪瓷调羹, 小馄饨在这样的餐具搭配下最显得出白白嫩嫩的品相,特别是用薄薄的绿色搪瓷调羹舀起一个小馄饨时,半透明的馄饨皮和里面淡红色的肉馅被衬托得极其诱人。 可惜,如今上海点心店里再找不到这样的餐具,我也就不敢奢望这么多。在寥寥数家供应色香味接近当年小馄饨的店里,我已经能够感受到时空穿越的味道,满足得无以名状。

在北京上大学时我发现北方人对待馄饨有其独到之处,管吃馄饨叫做“喝馄饨”, 拿著名的馄饨侯来讲,汤里一定放京冬菜、香菜、紫菜、虾皮、酱油, 据说也是用骨头汤打底,寒冷的秋风里暖暖地喝下那么一碗,浑身的精气神儿都飕飕地提了起来。 话说我当年和同宿舍的上海同学思乡心切,某个周末溜达到城里馄饨侯“喝”上一碗馄饨聊以解馋,当时我刚习惯辛辣味,见桌上有胡椒粉瓶子,拿起就往碗里撒,撒了老半天也没尝出馄饨汤里有任何变化,原来全撒到边上那位顾客碗里了。 幸好八十年代民风淳朴,那位大叔也没有和小丫头计较,乐呵呵地吃完走人,没“喝“成馄饨,改吃干捞馄饨了。

四川的抄手其实也是馄饨,只是通常佐以红油,又是另一种我喜爱的风味。 有一次搭乘飞机去重庆,因天气原因降落成都,我们临时起意干脆改去乐山游玩。 临时找了一家度假村,没想到地点很偏,住下后天色已晚,懒得外出觅食。 工作人员体贴地说要不将就一下吃点员工餐吧,没想到竟然是一碗极其惊艳的红油抄手,以致于我们之后每天都去员工食堂蹭红油抄手吃,比龙抄手不知好吃多少倍,真是高手在民间啊。 以前我经常开玩笑说哪天如果干啥都干不了,那么我就以卖馄饨为生。

现在市面上的馄饨铺子越来越多,估计我连卖馄饨的营生也干不了了。不过也没关系, 只要还有钱吃小馄饨,生活就是快乐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