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旅奇遇:凌晨3点半被青旅同住大哥赶出(1)——反思沟通失败(C
假期在家里平淡得慌,家就在旁边却跑到大理住青旅。
求仁得仁,没想到第一天就完全打破平静,凌晨3点半在青旅被同住大哥让“滚犊子”!
先说结论:从大处说,这个事件让意识到了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一些问题,大概能写出三篇随笔。以后为人处事,吸取经验教训,避免掉进更大的坑,从这个角度说,收益匪浅。从小处说,出来之后,得夜游清寂大理古城,气氛感受还与苏轼《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莫名共鸣。顺便撸个串,还赶得上去看看洱海日出,也倒是潇洒舒服。
尽量中立的简述事情经过(当然,那位大哥可能不觉得这是中立,否则这不愉快就不会发生。但毕竟没谁有上帝视角,只能从我所见说听来记叙)
事件始末分割线
上半夜因为气候有点闷热而且蚊子骚扰不断,一直睡睡醒醒,醒过来就看一会电子书困乏了接着睡。三点左右,这位东北大哥,从年龄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叔伯辈,才回房就打开房间顶灯(并非地域、年龄黑,这里特别说明是我觉得这些因素加剧了沟通误解)。
这里需要反省一下,当时刚刚要睡着,灯光一闪又醒了,有点不悦牢骚抱怨了一句,大概是说被打扰了。过了一两分钟,看他还在悠悠闲闲,似乎并没有尽快关灯休息的意思,我就催了一句:已经不早了,能不能尽快关灯休息?他不太乐意,但还是加快了速度,过了几分钟就关了灯,也道歉说不好意思。我自然也就说没事没事。可是我现在又睡不着了啊,怎么办呢?我就很自然继续拿出我的电子书来看。还没看几分钟,我打算也差不多该继续睡了,大哥突然冒出一句:“我赔你几倍的房费,你十分钟之内走人。”
这我就觉得很莫名其妙了啊,不知道哪里冒犯到了。本来想大事化小,小时化了。虽然那时没明白自己做错啦什么,还是给他到了个歉(当然,他可能感觉到态度不诚恳),口气吓人的给我倒计时。甚至丢了几百块钱让我“滚犊子”。到这种程度,我当然只好打包行李,打算去大厅坐到天亮走人,顺便写写这篇文章。
反思感谢分割线
出国的前的第一节课就是了解文化差异造成的communication failure(沟通失败),这些年,交了的朋友有美国人,法国人,韩国人,巴西人。虽然不能说有多亲密,但总的来说,都非常友好。语言文化造成的误会误解都控制在可以一笑而过的程度。
没想到回国在几乎可以算半个家乡的大理,却疏忽大意让几次误解积攒到大哥发脾气。会想起来,以下几步出了问题:
1. 逆文化冲击:让我和那位大哥对“青旅”和“尊重”的理解不同。我比较西化的认为青旅是一个公共区域,尊重意味着尽可能少的给他人造成麻烦(怎么有点日本不添麻烦文化乱入感,手动滑稽):具体如果我晚上会避免发出声音(戴耳机,出去打电话),大家睡了之后,用手机照明,不开顶灯以避免打扰同住者。而那位大哥理解的青旅是想一个大家庭(他的原话),尊重对他可能意味着相互间的包容。
2. 肢体语言误读:当我醒来,其实并没有责难那位大哥的意思,只是觉得睡不着,就看看书。但他却误解为,我坐起来是对他的不满和刁难。
3. 语言直接/间接性:英语(尤其美式)表述更倾向于直接,而中文比较委婉。习惯了美国不介意辈分,直接表达,可能中文语境下,这种情况需要更委婉的表达,或者完全容忍不表达。(那位大哥说我“斤斤计较”,突然想起刚去美国时,觉得美国同学小题大做,斤斤计较)
后记分割线
大哥叫我从房间里出去,我就想那就到大厅写完这篇文章等天亮走人就行;没想到他居然又跑出来,詈骂我了一顿,于是我才意识到,问题早就潜伏着——留学生=富二代=骄纵蛮横的预期印象。近期期待下篇《青旅奇遇:凌晨3点半被青旅同住大哥赶出(2)——留学生身份认同失误》
PS: 其实我还挺佩服这个大哥的:中年人不服老在一群20多岁的年轻人里玩得欢,吃不了辣的东北人做云南菜(辣子鸡)让我这个云南人都翘大拇指。我觉得他是对我有很深的误解,当然,我处理也有诸多不当。不过会想起来也是蛮有趣的奇遇经历呢。
大哥做的菜 凌晨三点半的大理古城 没有见到日出,但洱海晨风吹很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