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遇见美好

2021-12-14  本文已影响0人  八月豆

初入湘西,是秀丽神奇的风光,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壮丽宏伟的矮寨大桥;再来湘西,是湘西自治州教育科学技术院干货满满的“双师教学”培训,是与一群有教育情怀的人的遇见,是一场场知识的饕餮盛宴。

犹记宋院长分享的村小里头不知道颜色是什么的孩子,孩子们清澈的目光,茫然的神情触动着在场的所有老师。在信息网络化时代高速发展的时候,在我们不断推进城乡教育均衡的时候,在城区孩子享受着优质教育资源的时候,在湘西偏远的小山村竟还有资源如此匮乏的山村,还有一人一校的坚守,还有这样让人心疼的孩子。

于是,一群有情怀的人开始行动起来,做着这样一件有温度的事情。这个故事,让我深刻意识到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双师教学”是趋势,也是必然。而自己何其有幸,能参加本次培训,能走近这样一个团队,能了解“双师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本次培训,让我收获了成长,也坚定了前行的道路。

还记得何治老师分享赵耿老师的金句:人人都是自己的主角,舞台是人人的舞台,台上台下都是主角。是啊,如何改变乡村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的种种问题呢?总有人在思考,在探索,在践行。不同于普通的“1+N”网络联校,“双师教学”更注重对乡村学校的辅教教师伴随式的培训,通过主教辅教集体备课、共同研讨以及课堂上辅教教师的互动,助力辅教教师的成长。

那么,自己可以如何做呢?这是我培训过程中不停思考的问题。自己所在的区县已经开通了三通一平台,学校与乡下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形成了“1+N”网络联校,自己也参与过送课下乡的活动。可是,如何让此类活动常态化开展,怎样通过帮扶活动让乡下教师得到快速成长,怎样从根本上解决村小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这场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正好为我答疑解惑。如果我们能借鉴“双师教学”的集备、研讨和授课模式,形成学校网络名校课堂资源,使这种帮扶更实在、更落地,同时也能助力乡村教师的成长,何乐而不为呢?

技术赋能教师。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乘着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的东风,助推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之路上,我们教师更是需要思考如何提高个人信息化素养,通过网络平台,为乡村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湘西之旅,收获之行。感恩在这个温暖的冬日,能遇见一群有情怀的人,能收获如此满满的干货。让我们带着使命继续前行,用自己散发的光,照亮身边需要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