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带我回到童年的书
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叫《我们的老院》,真的是慕名而来的一本书。主要原因是,这本书是描写过去的老北京四合院的故事,就是《还珠格格》里面小燕子嘴里称的大杂院。只有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才能找到那种院子,而且那会儿大多数北京人都是住在这种胡同的四合院里。只可惜,现在已经拆的所剩无几。
而我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我的小时候是住在北京的什刹海,别看这会儿子在北京,TA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必打卡景点,但那会儿TA就是我每天呼吸、生活、玩耍的地方。我住在什刹海的卫生部家属大院里。里面是卫生部单位的员工和家属的宿舍楼,虽然不是个四合院的配置,但是邻里之间的紧密程度,一点儿不输四合院,大家都是共用卫生间、厨房,邻里间互相走动和相互照顾的生活是没有区别的。记得那会儿我爸爸经常出国,有一次给我从美国带回了游戏机(那个时候,游戏机绝对是新鲜的物件),基本上全楼的小朋友都来我家玩耍,每天排着队、分着波来“参观”,那会儿我家就能称之为网红景点了吧!
这本书里写的场景让我最近不断的回想起自己的童年,那些和我有过交集的人、那些一起经历的事、那些伴我成长的伙伴们,有我的老师、我的长辈、我的同学、我的玩伴、还有心仪的小男生......我在想,如果换成是我写这样的一本书,我该用哪一种方式呢?
想一想,我觉得可以有三种:
第一种,和这本书的作者一样,以人写书,把所有遇到的人,变成书的一个部分,最后捏合而成。这本书里面每一个人都化成一个小章节,变成一本60多章节的书籍,然后以大院为一个聚合,整理和串联,这样的好处是读起来每个故事都不累,因为几页就讲完了,前后之间也没有很强的关联,不需要花太多的力气去揣摩和带入就能读。但缺点也是这样,总觉得这本书少了一个魂,一个院子里的魂,一个连续传承下去的魂。
第二种,是全部以成长为视角,以自己的成长、童年为写作角度,每一个关键点遇到的人,让我感动和失落的瞬间,用自己的感受带出大院里的生活。这样的写法,更多的比较个人主义,想到哪里可能就写到那里。优点是视角会跟着人物成长,身边的人也是因为时间的转换发生变化,有的是一闪而过,有的可以一直陪伴,还有的会在心里留下很深的烙印,影响着我一辈子的成长。
最后一种,我想暂且给起名为镜头感觉的写作吧,我想象是一种现在和过去的交织结合。以此时此刻的我回忆的视角带出来过去视角,两个时空之间相互切换。可以记录自己也可以记录因为岁月而变化的我们的大社会。应该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无论哪种写作方法,这一类的书真的看起来很舒服、很放松,她就像一杯好喝的红茶,温润而让人回味,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品都是一种不同的经历。
如果让 你写一本和自己童年相关的书,你会怎么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