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惯,毁灭or成就健康?
![](https://img.haomeiwen.com/i8568102/f2dd94e19621e07e.jpg)
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我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需要转载请加微信获取授权。
除了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同样很大程度的,影响着身体七大核心生理过程。
生活习惯的话题,非常笼统。包括了一个人的,个人习惯、运动项目和内容、以及情绪和压力的处理方式。
并且,关于习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抽烟会让自己心情好,并且释放压力,带来的好处大于烟本身的伤害。这也算一种观点,虽然听起来很奇葩。
也有的人认为,坚持运动会带来极大的痛苦,让自己做痛苦的事情,无异于折寿,这样的话,就选择了,不运动。同样是自圆其说的观点。
很多习惯,会潜移默化的,对健康、以及我们的生活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开车玩手机,你可以说自己,可以一心多用,并且技术好,但是这样的行为,无异于没有安全措施的极限运动,一个小习惯,就会让伤害和悲剧的风险,提高几十倍以上。
反过来的例子,世界上很多地区,都有长寿老人。很多电视台,带着好奇,总是期待深入长寿村,去找到长寿的核心秘诀。采访那些百岁长寿老人,回答各不相同: 要么是“没有啥秘诀,我就是坚持吃饭七分饱,坚持了几十年”“我也没秘诀,就是喜欢吃粗粮,每一餐都吃” “长寿很简单,我最大的特点,就是心态好,笑了一辈子” ……
所以,实际上,习惯的力量,看起来微不足道,累积在一起,要么产生毁灭,要么带来巨大的回报。
在德国的高速路上,是没有限速标志的。但是所有过往的汽车,都会潜移默化的,把车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没有交通法规的约束,没有限速牌的提醒。德国的司机,是如何做到?
同样,是从小到大,在心中形成的习惯。这种习惯,就像是自己确定了一条高压线一样,永远让自己处于安全范围外,永远不去碰触,永远不会心存侥幸。
健康的话题中,也同样,是这样的一种逻辑。什么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什么是我们应该去尝试的好习惯?
毫无疑问,化学制害因子,包括抽烟、喝酒、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我们的态度,必须非常敏感,并且,培养拒绝和原理的习惯。
无论你,是抱着怎样乐观的心态。不要心存侥幸,觉得整个工业区,都在喝一样的水,有问题大家都有问题,不要觉得,自己还年轻,解酒能力强,没什么关系。
培养对外界化学伤害因素,非常敏感、并且远离的习惯,这是我讲到的,第一个核心生活习惯。
很多人热爱运动,尤其是,最近两年,马拉松被快速的商业化之后,在国内,掀起了业余跑步爱好者的浪潮。
很多人认为,只要是运动,就一定是对身体有好处的。有群体,有互联网,又有社交媒体可以炫,那就尝试突破一下,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雄心。
去年一年,在我的朋友中,至少有三位朋友,咨询过我,因为跑步过量,导致的膝关节,半月板受损的问题。
运动对于健康,确实好处非常多。过犹不及,如果在运动这条路上,背离了运动的核心目的和意义。那我觉得,还不如不运动呢。
两点核心: 第一是帮助锻炼身体的呼吸效率(肺活量)、提升耐力、提高肌肉能力、以及增强身体韧度弹性。第二是帮助处理和调整负荷压力,因为我们没办法真的化解压力,有一部分,必须通过运动或者休闲,调整和避开。
任何的运动方式,持续的习惯,背离了这两点核心,都无异于舍本逐末杀鸡取卵。
比如,高强度工作了一天(超过8小时),整个身体已经极度的疲惫,身体释放的所有信号,都是需要休息,你是否会强迫自己,完成去健身房的计划,40分钟的训练,好有成就感,好像自律能力爆棚。然并卵?伤害还是促进?自己评估吧。
再比如,工作中受到挫折,生活又处处不顺利。感受到了压力,缺氧,甚至头痛…你会选择,在家慵懒的窝在沙发中?一动不动?还是,去户外,或者健身房,肆意的,放松的,自由运动,转移,释放。
运动评估的标准:
1.有氧运动过程中脉搏呼吸=180-自己的年纪
2.绝不伤害自己的关节和肌肉。
3.一定要爱上,属于自己的运动,在自己的节奏中,培养成,像吃饭一样的习惯。
4.静坐、深呼吸、伸懒腰、原地跑、俯卧撑……都应该随时随地,动不动就运动。
当然,生活习惯的部分,除了以上的内容,也会包括详细的,情绪模式和处理方案。这一部分,内容量会很大,在后面的课程,会详细讲解。
今天的课程,我希望能够鼓励和倡导学员,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详细的分析和反思,并且,及时的做出调整。
有伤害风险的,早一点,远远的丢弃;有促进意义的,就做到极致、坚持下去吧!
最后,总结一下:
1.感觉有压力?找出增加压力负荷的所有因素。
2.区分一下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把焦点放在可控因素上并且行动,降低危害。
3.长期下来会形成健康促进力量的行为,都应该尝试培养成习惯。
4.一次就会有明显伤害的行为,最好的做法,碰都不要去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