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颂辽宁省

【灯下夜读】 尔若不傲,更好全了

2020-01-27  本文已影响0人  关观
曾国藩

曾国藩将要进京入翰林院,临别之际,祖父曾玉屏送了他一段话:“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满招损,谦受益,尔若不傲,更好全了。”

一语中的。

这位爷爷把孙子的毛病看得一清二楚,说得明明白白。大孙子,你的官途一片光明,你的才干足以建功立业,但要记得万万不可骄傲啊,你若除去“傲”念,那就更好了。

曾国藩确实才干突出,勤恳务实。从初入京师,由一个七品小官翰林院检讨做起,到十年七迁,做到二品大员,内阁学士兼礼部、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也就是身兼五个部的副部长,平步青云,风光无限,得意之处可见其家书“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

在京期间,曾国藩顺风顺水,官运亨通。

但是,在前后两次丁忧夺情、兴办团练期间,曾国藩的“傲”,为他惹来了诸多麻烦。开设审案局,得名“曾剃头”;逢三、八日,“传唤营兵,一同操演”;绿营兵闹事,“司道群官皆窃喜”;灰头土脸,移师衡阳,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没人没钱没名分,“打脱牙和血吞”,还得继续练兵;后,“江西数载,人人以为诟病”……

再次回家丁忧,曾国藩总算是想明白了,立志除去“傲”念,直到“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老处世”,方得“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傲”念是什么?是自以为是、狂妄自大;是目中无人、刚愎自用,是颐指气使、眼高于顶,是自己永远正确、错误都在别人。

看来,“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语)“傲”不除,病不好,于人生道路百害而无一利。

故而,学国学,学儒学,学修身,其理其利皆在于此。

如何除去“傲”念呢?《修身要旨》一书中说得最好,最简易得行,那就是时刻提醒自己“我只是一个凡人”。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傲的,没有什么可牛的。

找出“傲”念,想方设法克服“傲”念。曾国藩于其中收获多多。

于是,他说:“君子之道,莫善于能下人,莫不善于矝。”“不自恃者,虽危而得安;自恃者,虽安而易危。”(《曾文正公全集∙ 杂著》)实是经验之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