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鬼】今天,我愿拥抱它

2018-08-25  本文已影响20人  顾家小芸

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感便是恐惧;最古老而强烈的恐惧,则源自未知……

——洛夫克拉夫特《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

小时候特别害怕黑暗的密闭空间,现在想来,只是因为在这连自己都捉摸不着的漆黑中,不知什么时候会跳出个什么东西来。

而“妖魔鬼怪”最是飘忽不定,被想象力描绘得尤为恐怖,让人感觉下一秒就会扑上来,扼住你的咽喉。 

1

真要说到鬼是什么。

除了这个字形本身带给我们与生俱来的恐惧以外(“人”在下,上似“田”,像个巨大的头颅,似人非人),似乎只代表了死去的灵魂。

《韩诗外传》:“鬼者,归也。”

《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鬼只是所有生命的回归,本不存有任何恶意,回归并不等于终结,而是回到未有生命之前的寂静和暗涌。

与我们所知的“阴魂不散”相反。

古人认为,人的肉身才是阴气的聚集,叫“魄”,人的精神却恰恰是阳气的律动,叫“魂”。灵魂脱离皮囊(魄),自然该是变得阳光灿烂,虎虎生风。 

2

但真正让我开始对“鬼”有“不畏”之感,还要提到我高中时代的老师。

她一直笑称自己是“教语文的老师中唱越剧最好的,唱越剧的爱好者中教语文最好的。”

那年她在白玉兰剧场参与越剧团的演出,饰演《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整场戏以“黛玉焚稿断痴情”后的大观园悲惨结局落幕。

演员谢幕时,我们这群迷妹却唯独未见到我们的老师上台。

才得知,几乎是与戏中“黛玉”夭折同时,她的父亲与世长辞了。

其实我们对她父亲的病重略有耳闻。

也知本就瘦弱的她为此已掉了10斤体重,感觉一阵风都能吹走。

虽然心疼,却也无法安慰,我们这群孩子,哪能感同身受呢?

没想到后来有一天,她坦然在课堂上与我们分享了她在父亲“末七”时所发生了一件事:

那天晚上,房门紧闭,四下无风。

他们几个子女轮流往玻璃(具体是玻璃还是镜子,记不清了,具体风俗也没有查阅到)上贴父亲的照片,据说该日父亲会回来看望子女亲人们最后一眼,如果父亲存有留恋,谁贴的照片就会粘在玻璃上。

经过轮番尝试,竟然只有她贴的牢牢粘在玻璃上。

几个子女中,她父亲生前就最疼她。


这一现象无疑让这位独立的新时代无神论女性三观尽改。

在那一刻,我完全没有对于鬼魂的任何害怕,而只有惊喜。

无论是否迷信,我都愿意相信,我父亲虽然肉身‘死’去,但精神仍然回来了。

而且他不会消失,他只是将去到另一个地方,投入新的轮回,获得新生。

明明是死去的人,却给了活着的人安慰,给了他们希望。

她说自那天起,失眠了许久时日的她,睡了多日来第一个安稳觉。

自那一天起,神采奕奕的她,又回来了。

何为鬼?

即曾为人,只是失了魄,与人何异?

又有什么好惧怕的呢?

3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

其实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它既是佛教的“僧自恣日”、“佛欢喜日”、“盂兰盆节”、也是道教的“中元节”和民间的“鬼节”。


僧自恣,佛欢喜,盂兰盆

每年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僧人要定居在寺院,安心参悟,不得外出。

安居首日(也就是四月十五)是结夏,七月十五圆满结束为解夏,有点类似于伊斯兰教的开斋,之后即为“新年”。

七月十五这一天,僧人应聚集在一起,请他人任意、尽情地(恣)检举揭发自己的过失与罪过,自己则要进行诚挚忏悔。这就叫“僧自恣日”。由于这种检举、忏悔活动会令佛大为欢喜,所以此日又被称为“佛欢喜日”。

到了西晋时期(公元266年—公元316年),佛经《盂兰盆经》传入中国,经中记有曾家喻户晓的“目连救母”故事。

目连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他经过艰苦修行,获得六通(即六种智慧),他以“道眼观世间”,发现他的母亲化为“饿鬼”,在地狱中受苦。

原来他的母亲青提夫人生前家里很有钱,但很吝啬贪婪。目连特别喜欢小动物,她常常趁儿子出去的时候,红烧或者清蒸小动物,也从不修善,后来死了之后,入了地狱。

目连伤心不已,便以钵盛饭,给母亲送食物。母亲急欲使用,可事物还没有到口中,就化为了火炭、灰烬。“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飞速返回,禀告佛祖,请求佛祖解救苦海无边、饥饿难耐的母亲。

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非你一人所能解救,“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遂告诉目连“救济之法”。

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以“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就可以为不仅是此世,而甚至是七世的父母摆脱苦难。且即使对仍健在的父母,也有可让他们福乐百年的益处。

目连听了嘱咐,于七月十五设盂兰供养十方僧众,母亲果然得以吃饱转世。

更难能可贵的是,目连完成自己的心愿后,还记挂天下父母。

他问佛祖:“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否?”

佛祖闻言,称赞并告知他:

“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

也就是说,天下所有人,上至一国之主,下至人民,不分出家在家,也不分富贵贫贱,人人都是父母所生,都可奉行“盂兰盆”法,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

心诚祈祷,供养佛僧,父母之苦都可解,父母之恩皆可报。

“盂兰盆”,乃是梵文Ullam-bana一词的音译。“盂兰”,意为“倒悬”,比喻处境极端困难;“盆”指盛放供品的器皿。“盂兰盆”的意思就是“解救倒悬之苦”。

这样一个佛教故事在西晋口口相传,与当时仍然存有的孝道观念暗合,后被推崇“三教同源说”的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提倡,将其定为一个民俗节日。

“中元节”来源于道教的“三官”之说

在北魏(386年—534年)的时候,道士寇谦之杜撰了三元节神话,有一位叫陈子祷的人,与龙王三公主结为夫妇,分别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和十月十五日“下元节”生下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兄弟,分掌赐福、赦罪、解厄。

“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所统摄。”《魏书·释老志》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在道教经籍和传说里,这一天,地官要拿出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画赦罪免刑。

人们希望获得地官对人们所犯罪恶、过错予以宽宥赦免,从而能够摆脱精神上的负累,更轻松快乐地投入新的生活。

所以民间在中元节当天会举行一些祭祀活动,拯救孤魂野鬼。

民间俗信的“鬼节”更好理解

整个农历七月其实是“鬼月”,阎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把鬼放出来到阳间觅食,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最后一天,重关鬼门,群鬼又得返回阴间。  

经过1500年以上的演变传承,佛教盂兰盆节为后来中元节的发展提供了“饿鬼”这一意象,又与民间俗信中阎王放鬼出来觅食一致。

凡间的人给饿鬼施舍、祭祀、烧纸钱,做这一切既可“赦罪”,也是积善。

这三种理念习俗和意义在流转过程中相互交融,而并不存在矛盾,是极为少见的。


4

“鬼”可能来源于人类对于死亡本能的敬畏,弥补了人类对死后世界未知的想象。

通过信仰,人们对未知有了一定的把握,获得了向死而生的勇气。

不论是祖先父母,还是游荡的众生野鬼,生者对其都是博爱、是仁慈、是宽厚。

人们在这一天燃放荷花灯,普渡在旷野之中四处游荡的孤魂野鬼,以超度他们的亡灵离开地狱转世托生。

“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肖红《呼兰河传》

这一盏盏灯,不只指向现世人生,而且能够辐射到另一个黑暗苦楚的冥间世界。


台湾人还将那些孤魂野鬼成为“好兄弟”。

他们于中元节施行普度,被称为“拜好兄弟”。

演变到日本,还成为了每年除新年元旦外最盛大的节日(但因为日本明治时期废除旧历,故改为公立8月15日前后举行),还会放7-15天的长假。

人们每家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迎接祖先的魂灵与在世的家人一起生活4天,于16日晚,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灵魂送回阴间。

该节也被称为“魂祭”。

这种“灵魂不死”的观念,古希腊柏拉图的《斐多》篇也提出,并且成为了基督教灵魂论的先驱。

苏格拉底在临刑前慷慨陈词:

“我去死,你们去生。哪个更好,只有神知道。”

5

 当今许多人提到“鬼节”,谈鬼色变,只是因为不了解它的变迁以及它的深层次内涵罢了。

一旦了解,便知即使这世间真正存在鬼神,

那他们也是自己曾经最在乎的亲人、是曾与自己相似的祖先、是流落人间的可怜灵魂。

我们该爱,该拥抱,该指引他们通往新生。


一旦了解,我们可能甚至会期待这样一个日子,

似乎在这一天,建起了一座桥,通往我们回忆中美好的故人、通往祖上先贤、通往另一个世界,它不那么面目可憎,反而平等安宁。


就我个人来说,我其实很难去相信这些人为构造的理论。

我虽叹为观止于人类对另一个世界构建的创造力和逻辑力,但这些想象仍逃脱不开活人的影子。

但我对身为人类始终不敢抱有傲慢之情。

苍茫宇宙中,人类何其渺小。

一定存在某些不为人知的力量和规律,如同地心引力、如同所有的自转公转,超越着我们所有的想象和认知。

永远存在一些难以人为解释的现象,我对这所有的一切秉持开放的态度。

而了解“鬼”文化,以及它背后的故事,能给我们活着的人带来什么呢?

我认为,

是活下去的勇气、是坚持行善的信念、是“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敬畏、是对于身边人的珍惜和关爱。


【参考文章】

1.《中国传统节日》(主编:王文章;出版时间:2010-06-01):《中元节》——李心峰

2.《同是“鬼节”,为什么中元节不如清明节有名?》(新京报新媒体:2017-09-05)——李凡宗

3.《中元节,说说鬼与鬼节》(百度百科:2017-05-18)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