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活(133)
今日处暑。
处暑出暑,字面的意思就是暑去秋来,天气该是转凉的时候了。
早晨去散步时,凉意明显重了一些,但是闷热感尚在。虽没有往日的大汗淋漓,但脖颈儿还是汗津津,尤其也许是昨天下了一场大雨的缘故吧,潮呼呼那种汗津津更让人不适。上海的处暑,似乎秋来得并不明显。
忽然很想念家乡,想念起家乡凉爽的秋天了。
我的家乡,贫困落后,和上海没有任何可比性,在家乡唯一让我感到安慰的是四季分明。夏天就是夏天,秋天就是秋天。不像上海这样秋天短的可怜,但夏天又长的让人熬了又熬。
老实说,从小就很怕热的我,对于热天是充满恐惧的,尤其是南方的夏天,常常让我“闻风丧胆”。连续三年上海过夏天的经历,让我的感受更加不好。高温天气让我窒息,透不过气来也就算了,关键是湿热天气让我浑身一层一层发起的小红疙瘩,奇痒难忍,像一场噩梦一般,让我无比渴望梦醒时分。
今天女儿病假后第一天上班,我们也买好了返程的车票,回家已进入了倒计时了。临走前和以往每次离开上海一样,照例是要给女儿准备一些面食半成品冻起来,以方便孩子想家的时候随时能吃到。还有就是将孩子们的衣柜整理一下,该烫熨的拿出来烫熨一下,该晒的晒晒。
两个孩子的收纳能力有点弱,平常又忙,因此我每次来上海都要将他们的大衣柜,书柜,橱柜之类的好好整理一番,这是我的强项,又是两个孩子最喜欢让我替她们做的事。每次替女儿整理柜子时,女儿说:“不如你考个收纳师,在上海打工陪我。”
“请注意你的言行,你这也是变相的坑老哟!”
每次我都这样对女儿。之所以这样说,不是我对利用自己的特长赚钱没想法,而是实在是父母年岁大了,我不想远游。
来上海偶尔住住可以,长期定居的想法我暂时没有。另外对于考个收纳师,我也是没有自信的,如今这个年纪学习能力早已不如年轻时候,自信自然也就少了一点。毕竟在我看来任何证书的考试和实操还是有差距的,实操能力强是一方面,但是理论也许又是另一方面呢?
来女儿家二十天了,每天忙忙碌碌之余,都会和父母视频聊会天。这几天妈妈中暑了,看着脸色很差,我心里自然不是滋味,恨不得马上回到父母身边,照顾他们。
妈妈说:“你们这个年龄,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不易。过好自己的日子,照顾好你自己,照顾好孩子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
妈妈总是这样,凡事都替别人着想,唯独不会考虑自己。她习惯将自己置于自己的老公孩子之后的性格,让人很是心疼。年轻时不懂事,总以为妈妈是超人,不需要你去的关爱。年岁大了才发现不是妈妈不需要我们的关怀,而是我们习惯了享受妈妈的爱,而忘了妈妈也是希望有人关心和爱护的。
我的妈妈出生贫寒,一出生外婆就去世了,妈妈是由奶奶和姐姐们带大的,妈妈小的时候没少受自己的奶奶和两个姨娘的气,唯独爱妈妈的外公,也在妈妈生了大弟那年也早早的走了。妈妈这辈子过的苦,在她的心里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命根子,虽然她有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但那仅限于在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前途的考量上,其他的方面妈妈还是能做到厚待每一个孩子的。
这几天妈妈跟我说起,九十岁高龄的舅妈病重,可能不久人世,她很想去看看,爸爸不放心她自己去,说等我们回去了开车送她去,她想着那人身体不好,想约了三姨两个老太太自己坐车去,爸爸不同意,还被三姨数落一顿。我一听笑着说:
“都快八十岁的人了,肯定不会让你们自己回娘家去的,让娘家人怎么看待我们这些晚辈呢?不过我很好奇,三姨是怎么数落她八十多岁妹夫的。”
“就你会心疼老伴,我这没有老伴的孤老太太,干啥都没人管。”妈妈也笑着跟我学三姨数落爸爸的话。
三姨父去世多年,他看到爸爸心疼妈妈,心里难免落寞,心情我们很是理解。但话又说回来,三姨家几个表哥表姐还有外甥侄女都对三姨很好,真正她要和妈妈自己坐车去,估计也是不会有人同意的。
不管怎么说,一想到家里有年迈的父母盼我回家,我又开始急切的渴盼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