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大学的课堂

2018-06-06  本文已影响15人  复旦金声缘

李士金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1]

         ——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大学的课堂

        刘红林 李士金

摘 要:一、学术批评引入课堂,以批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有学术价值;二、课堂生态实录,保持学生文字原貌,具体形象生动,为学界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现状和历史、学生学习心理等提供真实史料;三、以传承圣贤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高等教育之本质目的。 关键词:教学改革 生态 圣贤文化

学术批评引入课堂:以批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

袁编第二编“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第三节 贾谊的政论文”开头便云:“秦王朝虽然在文学上没有取得大的成就,政治上的失败却给西汉初年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课题,也使那些才华横溢的汉初文人有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2]上文的特点还是大而空,秦统一后的十数年固然是仁义不施,暴政横行,但当时既无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秦王朝能够有意识地在“在文学上”“取得大的成就”吗?“秦王朝”在政治上的“失败”如何给“汉初文人”“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汉初亦无袁编所谓的“文人”,即使真的有现代意义上的“文人”,难道 “才华横溢”的他们,没有秦朝“政治上的失败”便没有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大而空的论述必然导致许多荒谬的说法,袁编第一卷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

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大学的课堂

第一次上这么开放的课,做这么有挑战性的作业。这篇与课堂讲解内容无关,但又与课堂息息相关。想表达一下对我们大学语文课的看法。这是我第一次上这么开放的课,做这么有挑战性的作业,也是我第一次上论坛上发言。首先,对于作业,我还是有必要先吐槽一下的。老师您要把我们的作业发到论坛上,至少三篇,总计至少1500字。莫不说我没有电脑,不好上网,偶尔借一下同学电脑还引起多方不快;莫不说学校网太卡,去一下学校机房还遇上选课大军,好不容易抢到位置又遇学校网瘫;莫不说论坛威武,半天发不上一条,数次重发不幸又遭封号……如此种种,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我发上了一条,完成了光荣的作业任务……不过,这样的作业,也会让我有别样的体会。1、第一次把我的作业放到了网上,大家都可以看到。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可以看到我的作业。这也让我慎重下笔。2、作业可以持久保存在网上,不会丢。3、这大大锻炼了写作水平。平时作业有个固定题目,但是这次,没有题目,畅所欲言。4、困难重重,也促使我去解决这重重困难。李士金老师是我《大学语文》课的任课老师,跟随李老师上课的一学期时间里,李老师的确是我们淮阴师范学院学问渊博、极富个性的好老师!一、学问渊博的李老师。在学期选课、选老师之处,为了了解我校有关学科任课老师的情况,我查询了相关资料,从“未见其人”,就已对李老师有了“熟识”。在文学院教授简介中有李老师独特的外貌照片和如下的文字介绍,印象深刻的是:李士金“以追求人类和平幸福社会理想为人生目标,一以贯之,始终不渝。”尽管《大学语文》课仅是我们非文学专业班的公选课,但通过一学期来李老师给我们的讲课,我们就已深深感受到李老师确实是一位学问渊博、功底深厚、专业水平很高的老师。李老师的讲课,抑扬顿挫,妙语连珠,古今纵横,信手拈来,脱口而出,幽默诙谐,妙趣横生,若无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积累和很高的文学专业素养,怎能做到?二、极富个性的好老师。我们学校里有特点的老师肯定不少,每个老师会有各不相同的个性。我认为,李老师“尚古”的外表特征与其“儒雅”的内在气质高度地表里“合一”。在校园里师生们在老远就能认出留着长胡须这位与众不同、可亲可爱的李老师。初次见面,或许你会觉得这个老师一定古怪、难于交流。可是,当你正面与他接触,听他侃侃而谈时,你会在肃然起敬时又顿感他和蔼可亲,李老师特有的教授风采和大家风范让人很快就记忆深刻。听李老师讲《大学语文》,绝对是一种享受。《大学语文》的教材版本很多,我们虽有一本教材在手,但李老师从不拘泥于一本教材,更不会图省事照本宣科。在给我们讲文学作品之前,一定要我们看每单元的教学目标。然后,凭着他那扎实的学问底蕴、丰富的人生经历、独到的学术见解和熟练的讲课技巧,在不同的主题单元、针对不同的话题,在师生交流互动中让我们拓展视野,体味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多元的审美情趣。李老师的课渗透着人文关怀,并由此启发我们对人生更多的思索,可谓收益良多。大学语文的学习不应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理解生命的应用。李老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入互动环节,有意识地培养我们理解社会语境,观察说话者之间交流的深浅以及语体的关系,使得学子们在学习的同时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深邃意蕴,领路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传统、心理、意识、礼仪和文化等等,实现了在语文学习中学习文化的双重作用。使语文的学习回归了生活,我们的学习也变得趣味盎然,不断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位。 写到这里,还是引用“红a豆a红”学生与李老师互动时的心语作为本篇札记的结尾吧:李老师,您好,我是12级文院的学生yh,昨天听了你的课,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大学的课堂,我之前就在校园里见过您,看到您的第一眼我就被您深深折服了,在您身上,有属于文人的特有气质,当然还有对生活,对人生的自信与泰然。在您的课堂上,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景:同学们踊跃发言,不再是之前课堂上的“万籁无声”。虽然刚开始还不能够完全接受您的教育方式,但我想,来日方长,我会更加了解老师您的。再次向您致敬。——您的学生(刘红林)

 结束语:担负起传承圣贤文化之神圣历史使命

在中国文化中“性”既是一个很抽象的术语,也是一个很敏感的词。人有人之性,物有物之性,龟是一种爬行动物,从远古的时代开始,我们就曾用它的甲壳来预测未来。在大约写于公元前23世纪的中国最早的一篇历史文献中,记述了从不同地区征收不同的税项,其中一个中南地区,那里九河会合,受命交纳甲壳长度超过一尺二寸的大龟。龟除占卜之用外,还曾经作为一种价值可观的货币来使用。在中国人心目中又是长寿的象征。这就是龟的物性在古人心目中的不断变迁的寓意。人性则更是议论纷纭,莫衷一是。程颐评孔子的“性相近”很有学术价值。他认为性之本不可说“相近”,只能是“善”,性之所禀才可说是“相近”,性急性缓上智下愚皆是从性之所禀不同而言。这就澄清了讨论中概念上的混乱。[3]现实人性极为复杂,比如我们的现代大学生,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习了十多年语文,可是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错别字很多。姜春健同学是一个很善良单纯也认真学习的同学,他谈李士金语文课的内容错字误解很多,这个个案值得记录。以下是李士金批改姜春健同学网上发表的关于大学语文课堂回顾的文字: 语文课一共补了四次,课上我们讨论了中国古代的名著。课上老师说个体生命的遗传结构是严重病态的。讲了“人心帷(李士金批语:此字错误,下文正确,可见粗心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阅(李士金批语:此字错误,应为“允执厥中”)中”。要感悟学习(李士金批语:我原话是:要感兴趣学习。),学会学习,有理想的学习。《水浒传》告诉我们社会之治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乱世称雄。(李士金:这些不是我的原话,多有不通),主敬以知(李士金批语:立)其本,格物以致其知,躬行以践其实。还讲了《西游记》,分析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的不同和各自的特点。《三国演义》告诉我们在适当的时候要善于抓住机会,成为一代枭雄,成就自己的一番霸业。(李士金批语:此非吾意,我主张非攻,从不鼓励学生努力抓住机会成为枭雄也。)上这样语文课我觉得很好,同学们能够自由的讨论,气氛很好,也没有上课的死气沉沉的样子,所以我很喜欢李士金的语文课! 总批:从以上文字可见,今日许多学生即使是比较肯学习的人,基础知识和接受信息的能力仍然不足,至于上课热衷于玩手机的学生则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如何不让大学生抄袭作业?如何使得大学生的作业实在有效?这是我们这个特殊时代的奇特问题。我的方法之一是:运用现代网络条件让学生在网上发表作业,表达自己的观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给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学生的综合道德文化素质可以在其言论中清晰可见。有些学生的言论十分可观,也有些学生的言论错误百出。这里发表的一份文字不长,其中错误一目了然,学生通过回顾老师的批评或许会很震惊,一生难忘。

大梦初醒 荒唐了一生。

参考文献

[1]致谢:本课堂教学改革得到淮阴师范学院朱汉清、周桂峰、施军、赵宜江、周平、李相银、许芳红、杨颖、陈年高、孙义清、陈华东、赵科印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受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资助(PPZY2015C205)。

[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三版,第151页。

[3]参见李士金著《程朱言论精神分析》,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