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2018-11-28  本文已影响2人  辜与涵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01  依然体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最早出于韩寒的《后会无期》,这之后,出现了很多“依然体”。

“爱过无数女子,依然单调至今”、“遇见很多好人,依然找不到挚爱”、“饿了很多天,体重依然不减”、“想念很多挚友,依然见不到本尊”、“看过很多书,依然看不懂这个世界”、“有过很多梦想,依然看不清未来”等。

特煽情,特扎心,特有共鸣,有木有?但是,逻辑有漏洞,我们接下来在第3部分说。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02  共识

知识有个分类。

第1类,知识(Knowledge),比如1+1=2、北京是我们的首都、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这些知识只需记住就可以了。

第2类,技能(Skill),比如演讲技能、赛车技能、编程技能、PS技能等等,这些技能你都听过,但是如果你不实践,你永远都学不会,所以,技能仅知道是不够的,还需要反复练习。

第3类,态度(Attitude),比如,你觉得这世界是友善的,还是充满恶意的?诚信的人,是更加值得合作的聪明人,还是可以用来欺骗的傻子?没有对或错。我把它理解为人生哲学、人生智慧。世界是虚拟的,是我们耳、眼、鼻的成像体,所以,关键在你选择带什么样的有色眼镜去看它,态度是你对人生的选择,需要领悟。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03  剖析

听过

通过上面的认知,我们知道了,听过,显然不够,最多只能学到第1类知识,还必须得是你能够记住的情况下。

很多

其实不是听的太多,而是懂的太少!信息大爆炸时代,都感慨信息过载、知识焦虑,其实,如果你面对信息的丰富感到恐慌,那是因为你接受的信息还不够多,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够熟悉。

对我们来说,其实真正有效的信息不多,是啥呢?就是你感到意外的那些东西。比如你进了自己熟悉不过的办公室,这里的一桌一椅对你来说,都不是信息,因为见怪不怪了嘛,但是如果你的办公桌上突然多出了一盆鲜花,这是意外,这对你来说就是有效的信息。

这个道理好理解吧?所以,你对这个环境越熟悉,那些能让你意外的东西就越少。反过来说,如果你觉得信息太多,就是因为让你意外的东西太多,那是因为你对环境的熟悉度太低。对吧?

所以,你应该问自己,什么样的人才会觉得听过的道理太多呢?

道理

通过第2部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技能(Skill)型的道理,你需要反复实践,态度(Attitude)型的道理,你需要不断领悟。实践和领悟,你做到了吗?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依然

通过第1部分的总结,逻辑就是,A依然B。实际上,仔细分析,没有任何逻辑来证明,A是B的充分条件,A一定会导致B。PS:关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不懂的,自行百度,或者,回到高中数学课。

过不好

什么叫“好”?如果相比于之前的自己,知识更渊博、谈吐更有料、社交更自如,这就是进步,这就是变好了。至于从量变到质变,则需要过程和时间。

这一生

我们都渴望所谓的速成,但是,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速成这回事情,要你速成就是在侮辱你的智商,最起码,真正的“道”是无法速成的。

你的一生是多长,是20多岁刚毕业,还是30、40岁的当打之年。你把自己的人生放到多长的时间长度去看?要做一个等得起的人。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4  结语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源自《后会无期》,但是,请记住,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如果你真的听了这么多道理,还过不好这一生,那你得有多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