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产品滞销精准扶贫 你和十六福在一起

2018-07-16  本文已影响0人  生活自由奔放

  一个老人,黝黑的手里攥着两张5元钱,他的身后是成袋堆在地上的酥梨……

这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里发布的某条微博里的配图,面对自家产的酥梨滞销,老人无奈而憔悴的眼神让很多人动容。入冬时节,又多了一分寒意。

  很多网友在留言和转发评论里纷纷写到:

  “怎么才能买到这种梨,帮老人解决实际问题?”

  “我愿意买这种梨,反正都是吃,还能帮老人解决滞销问题。”

  图中的老人叫郑志龙,今年74岁。滞销的酥梨来自陕西咸阳乾县注泔镇,这里的酥梨历史悠久,这里从清朝时期就开始种植酥梨。“酥”字来源于色泽黄艳,入口香脆,果汁甘甜。这种梨个大、皮薄、汁多、清脆、糖份高、口感好,深受好评。很多当地的网友,直接就在评论里给这种梨子打call:

  “我就是乾县人,酥梨真的是汁多水甜”

  “农民确实很不容易,每年照顾这些梨要花费相当多的精力,要是卖不出去一年就白干了”

  有的网友直接提出了疑问:“难道就没有哪个电商平台上可以买到吗?”

  跟网友一样焦急的是十六福商城助农团队,郑爷爷所在的咸阳市乾县由于地处偏远,今年果农丰收却少有商人收购,全县滞销酥梨达到2000吨,农民苦无销路,已经有15%的果子开始在家里腐烂。

  多耽误一天,农民的收入就多损失一点,一定要尽快让梨上线销售。十六福网上购物商城助农团队反复跟商家和郑爷爷沟通,最终决定以每斤1元钱收购郑爷爷家剩余的1.5万斤梨,拿着厚厚一沓钱,郑爷爷终于踏实了。

  “郑爷爷的梨”在十六福商城开售当天,拼友们自发主动分享拼单链接,后台五湖四海的订单纷至沓来,“郑爷爷的梨”第一天就卖出了1000多斤。助农离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近,用拼着买的方式,既享受到美味多汁的梨,又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也难怪拼友们买起来热情高涨。

  用十六福APP,每个人都能通过买买买参与助农行动,而不是毫无办法的看着新闻叹气,默默心塞。这种拉着小伙伴拼单就能解决问题的方式,实在大快人心。

  好吃的梨,赢得了很多回头客,晒单的消费者纷纷赞扬“郑爷爷的梨”虽然颜值上有点差,但真的是好吃,而且用气泡袋包装特别用心。

  12月31日,在新年来临的前一天,郑爷爷家1.5万斤梨在十六福全部售罄。

  作为新型社交电商平台,十六福网上购物商城创新地以“拼着买”这种分享式的购物方式成功聚合了海量的用户需求。你拼的每一单都和十六福一起切实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达到帮农民增收的目的。

  新的一年,一起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