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林徽因系列(一)——引子
2016-08-03 韩众城 微信公众平台:众城眼里的近代往事
【作者按】
▼
民国期间,文坛发生过一段影响力最大,最纠结,最复杂、最绚丽多彩的一段情史,它汇集了如徐志摩、胡适之、林徽因、陆小曼、梁思成等的知识界名流。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视角切入参照史料呕心写就,希望能够还原事件本来之面目,还原历史以真相。
■徐志摩
(一)引子
◆◆◆◆◆
文 ▏韩众城
▼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读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永远是一份感动。那些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着,让我沉浸于那如诗如画的浪漫中…
纵观近百年来的现代诗作,名家名篇也有不少,比如近的顾城、北岛、三毛,远的戴望舒、闻一多、朱自清等,但是,却很少有人能超越徐志摩的成就,尤其是他的抒情诗《再别康桥》。也可以这样说,仅仅一首《再别康桥》就足以奠定徐志摩在现代诗坛中大师的地位。
■徐志摩《再别康桥》诗人是浪漫的,是什么动因能促使诗人写下如此优美的诗篇呢?诗人身处的社会背景和人生经历是怎么样的呢?这些问题在我读书的时候就盘旋着,让我探索着、寻觅着诗人的足迹。
在探索徐志摩中,因志摩而带出张幼仪、带出林徽因、带出陆小曼。又由陆小曼带出王庚、胡适、翁瑞午。再由林徽因带出梁思成、金岳霖。世事纷繁复杂莫过于此。从此,也让我了解到民国文坛里最为精彩最为绚丽的篇章。
■从左至右: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人间四月天》这部电视连续剧,和网上热传的《徐志摩传》,我感觉不太客观和太过演绎,长此以往,历史的真实就会被以讹传讹,掩盖了真相。我要说的是,人性是很复杂的,也是有多面性的,也是分阶段性的。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的事情了,都是应该很清晰明了了,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偏执地想当然呢?为什么不按当时人们的一贯思想来解释他的行为呢?对此,我有话要说;我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我要讲的是我的理解。
作于 2011.11.02
— END —
微信号:lin_huiyin
微信名:众城眼里的近代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