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过期废柴·美文集道学•国学•养生

良知、肉体和意欲

2018-12-28  本文已影响11人  满地森森

对于我们人来说,良知是核心的核心。

因为,前面说到,良知是自我意识、感知世界(非我世界)的能力和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能力的三合一。

为什么三合一就意味着良知是第一原理,是基点,是核心的核心(重要得很的意思)?因为没有自我的存在,人也就不存在,意味着主体不存在。主体不存在,还讨论什么呢?!没有感知世界的能力,就没有客体,没有客体,无法想象。没有思考能力,人也无法叫做人。(自我意识与思考能力紧密相连,或许根本一体)

下面说良知、肉体、意欲的关系。

总的来说,良知感知到世界(包含肉体或躯壳,感觉躯壳这个词要雅一点),躯壳产生意欲,良知感知意欲,判断意欲的当否,并努力实现所认为当的意欲。道德的观念发生于躯壳和躯壳的关系以及资源(即物质的状况)的丰富度。(这个是阳明想说没说清楚的)

肉体其实就是自我感知世界的手段。肉体也同时是意欲的根源,自我存在的目的。肉体同时也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从阳明的天泉四句说起。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之体就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无所谓善恶的。佛教花了很多的功夫去观照内心的念头。认识到人的自我意识和我们内心纷繁复杂的念头不是一起的。自我意识像一面镜子,投射万物和各种念头于其上。自我意识是没有立场和方向的。这是佛教的观点。佛教进一步认为,修行的目标就是进一步彰显这个事实,直到这个自我能独立,能摆脱任何念头的驱使(能驱使人的念头即意欲)。按道家的说法,就是灵魂能变成一个小人,脱离肉体,到处游荡。

阳明的观点是,自我是应该有主宰的,有目标的。他用的是反证法。说人人修佛,不结婚,不生子,不工作,种族国家很快灭亡。而种族国家灭亡是绝对不行的。(相信我们很多人也认为不行)

因此,佛教的那个让自我完全独立(成佛)的目标是要不得的。而且这个目标也和佛教经常讲的“无执”相矛盾。

阳明认为,人还是要有所追求的。要追求的,就是意欲当中那些他称之为善的。即我们今天往往称为道德的东西。

阳明认为,人的念头当中,或意欲当中,有些是合于道德的,有些是躯壳(肉体)上起念即动物性的、不道德的。(即自私的,但我们知道,有些欲望在彼时为恶,在此时却为善)。如何断定,由良知说了算。现在我们知道,其实就是运用先天的认知能力(理性思考,推理判断的能力)去辨别。

这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两句话的意思。

但这两句话存在很多误解。

先说“知善知恶是良知”。很多人认为人单有某种道德意识或道德直觉,能立即判断出道德情景中的善恶。单从读书要仔细的角度讲,这个说法就值得批评。因为阳明晚期的《大学问》明明说过“良知是是非之心”而“是非之心,智也”。也不知良知是道德意识或道德直觉的说法从什么时候开始,但明显不妥。从良知的适用范围来说,如果只能用于道德情景不能用于军事、政务等经世济民的领域,对阳明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他的时时事事致良知的观点岂不是自相矛盾?像他的“事上磨练”“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岂不都落了空?

再说意的善恶。

有人说,意无所谓善恶。因为意从无善无恶的心体发出来,应该是无善无恶的。这是没有注意到,人的念头是从物质世界(主要从肉体)来的。人的念头的善恶也要到具体的物质世界(主要是要处理好和别的肉体的关系,哈哈!)当中去理解和判断。比如,在分配资源的公有制中,多消费就是一种不道德。因为,你的多消费即意味着别人的少消费。少消费即意味着影响生存。是不好的。但是在一个比较发达的市场经济时代,比如我们中国现在,你的消费即意味着别人的饭碗有保障,即你的消费是道德的。所以,道德的内涵具体内容是在变化的。也有不变的宗旨,就是要利于个体的生存,利于群体的生存,利于人类总体的生存。

意来源于肉体的本能,以及作为群居动物的社会动物本能。比如,向上爬,对人笑,对人凶,等等。以前我总认为自己对权利、出人头地的想法感兴趣是因为受社会思潮的影响,现在才知道其实根本不是,人往上爬是一种社会动物的本能。随大流也是。主要的根据是看了对大猩猩群体的研究。发现他们在社会本能方面和我们差不多。(让人有些受打击,但也明白了很多事)

另外,意的善恶除了道德意味之外,还有方法论上的好坏的意思。比如,孙子兵法就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