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孩子》贫穷的绝望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并不是因为天然的懂事,而是懂事都是被苦难逼迫出来的。而关于是否贫穷,再没有比一双鞋子能更快鉴定出天然所属的社会阶层的生活必需品了,其他的生活用品可追求个性追求质朴,唯鞋子,有鞋和没有鞋,舒适合脚的鞋和凑合能看的鞋直接区分了鞋子主人的地位高低、权力大小、财富多寡乃至家庭关系的好与坏。
1999年伊朗电影 《天堂的孩子》,马基德·马基迪执导的讲述一对兄妹与一双小鞋子的故事,足以打动成人的关于孩子的故事。
九岁的小男孩阿里,生活在再平凡不过的苦难里。父亲为了全家人糊口而在外打工劳碌,母亲被病痛缠身还要打理家里的一切,整个家庭的贫困窘迫,小男孩阿里取回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时,不慎因为意外将妹妹莎拉唯一的一双粉色女童鞋弄丢了。家里的经济状况容不得这样的意外损失,为了免除父母的惩罚,他央求妹妹与他达成协议:每天妹妹上学时穿他的鞋子,然后下学后再换给他去上学。于是兄妹仅有的这双鞋子每天就在两个人的脚上交换着,能够找回丢失的鞋子或者再拥有一双鞋子的渴望在两个稚嫩的心中与日俱增地堆积着,因为他们既要逃避父母以及迟到可能带来的惩罚,又要承受换鞋带来的种种不便,还要躲避对于他人鞋子的羡慕所带来的折磨。
其实,莎拉的那双鞋子,并没有真正失踪,小兄妹俩发现并追踪到了鞋子的去处,在墙壁拐角处,小兄妹俩目睹了得到这双鞋子的小女孩一家三口的境地,这家的父亲双目失明,一家人生活在更为窘迫的贫困中。一种纯粹的善良让小兄妹俩放弃了追索鞋子的想法,阿里至此断掉了找回鞋子的念想。
阿里试图和父亲去城里打工挣钱,父亲却意外受伤,治病花去了本来答应给妹妹买鞋的钱。后来,阿里看到全市长跑比赛的通知时,苦苦哀求老师批准他参加比赛,因为比赛季军的奖品中有一双鞋子。在比赛中,阿里奔跑着,他的眼前晃动着妹妹放学后奔回来与他换鞋以及他换好鞋后奔向学校的脚步,他要取胜,他要获得那双鞋子,他在奔跑,在极度疲劳中奔跑,后来他跌倒了,为了胜利,他又不顾一切地爬起跑向终点并在混乱中率先撞线。
当人们向小冠军表示祝贺时,阿里抬起的却是一双充满失望的泪眼。衣食无忧的旁观者羡慕的是荣誉的光环,又怎么能理解,愿意让阿里奋不顾身的并非天赋也非荣誉,而真的仅仅是季军奖品里的一双球鞋。当阿里回到家中,妹妹难过地走开了,阿里脱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经彻底地磨烂了。
最温暖的转折莫过于在记者为阿里拍摄冠军照片的镜头里,从商店里走出来的父亲俨然在修好的自行车后座上系上了两双新鞋,一双是给男孩的,一双是给女孩的。贫穷生活也许让人绝望,但是还好还有爱可以抚平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