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绩效考核的一点思考
这段时间休假在家,每天就是在家里躺着休养。假期未毕,突然收到单位来电,原来是支行三季度绩效考核出来了,数据比二季度有明显下降,领导急需分析数据,找出差距和原因。
我瞬间明白,这是来活了。只见那边换了领导接听电话,先是问候了一下我的情况,然后直截了当地说明是需要我加个班,把绩效考核的数据分析一下,然后汇报情况。
我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毕竟请了两周假,领导二话不说就同意了。此时单位有召,我当响应。
可是吧,我只做过网点的绩效考核,并没有搞过支行的绩效考核啊...
细细想来,对哦,几个月前支行说要成立绩效委员会,虽然没有搞起来,但是发了几个文件和方案,可以参考一下。
时间紧迫,不打没有准备的仗,首先我得搞清楚支行的绩效考核方案的具体内容。于是,我把整个方案,指标体系和口径计算规则通读了一遍,总算心里有了大体的框架,了解了考核的导向。
下一步就是考核数据分析了。因为指标比较多,领导考虑到我一个人可能搞不赢,又另行安排了两位同事协助我一起做。
谢天谢地,具体的业务指标还是业务部门的人更清楚。手头既有日常下发的报表数据,大的项目也都心里有数。
我把二季度和三季度的差距做了对比表,大家分工认领指标,不到一天时间,终于有了结果。
我认领的是效益类的指标,但其实进了银行,在基层网点,平常根本用不上财务和会计知识,所幸零零散散的知识还没完全还给老师。净利润,经济增加值什么的,还有点印象。一番沟通下,竟然发现净利润给我们少计算了。
因为Z同事手头还有别的工作,我便主动帮她分担了乡村振兴这一块的指标。我从来没有接触三农,对指标不熟,而且有些指标有单独的方案,但是没有下发。于是我赶紧致电上级对口部门咨询,部门同事非常有耐心,把方案和明细一并发给我,并给我讲解了指标的由来。
同事W则是见缝插针地把零售指标一一进行了核对,甚至每个数值的准确性也进行了核对。我由衷地感叹,平常看他嘻嘻哈哈,做起事来却是一丝不苟。
经过无数个电话沟通,我们终于顺利完成任务。与其说是一次任务,这更是一次学习,是对新领域知识的学习,也是工作态度的一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