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历史

坚决肃清霍光集团的政治余毒(下)

2017-06-27  本文已影响50人  侹哥看天下
坚决肃清霍光集团的政治余毒(下)

                                        (一)

霍光和顾命大臣上官桀、桑弘羊、以及燕王刘旦,汉昭帝的姐姐盖长公主有很大的隔阂,这些人就联手对付霍光,要知道那个上官桀还是霍光的儿女亲家。他们不合的根本原因就是对权力分配的分歧,分歧上升为政治斗争,政治斗争向来不可调和,你死我活。

结果,霍光得到汉昭帝的支持,他派出胡人部队,将那些贼子杀了个鸡犬不留,霍光从此威震天下。

霍光的气质没有洋溢一点霍去病的霸气,却有如火纯青的帝王术,他长得高高大大,皮肤白皙,眉目舒朗,表情很平静,静如止水,不急不躁,城府极深,你根本猜不透他心里想什么。

汉昭帝当了13年皇帝后驾崩,没有儿子接班,他的兄弟们都死在他前面,霍光只好从汉武帝的孙辈里找,他挑中了昌邑王刘贺,让他进京当见习皇帝,试用期都没过就废了。

霍光表现得忧心忡忡,他沉痛地列举了刘贺1300条罪状,比如斗鸡走狗,骑马射箭,上树掏鸟窝(霍光小时候在乡下常干),吃宫女豆腐,吃饭吧唧嘴,每晚熄灯后大呼小叫,睡懒觉不上朝,碰到霍光等老同志不主动问好等等。

霍光和几个人相互唱和,霍光逗哏,其他几个捧哏,最后霍光无奈地说:“请在场诸位表明立场,我们还能指望他来领导人民奔小康吗?”诸位都惶惶然不知所措,唯有诺诺,一切以大将军马首是瞻,四下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

霍光声泪俱下地宣布:遵从人民名义,废除你的储君资格,护送你回山东老家,无诏不得再来,即刻启程,来人,来人。

殿下走上几个彪形大汉,团团围住昌邑王,一把扯下他的龙袍,金纽扣掉了一地,摘掉顶上冠冕,解下绶带,没收玉玺,呆若木鸡的昌邑王成了一只剥光鸡。霍光同时下令,跟随昌邑王来京的200个狐群狗党一律斩首。

霍光出言废立,拥有无限的权力,纵观中国历史,能如他妄为的,屈指可数几个人:伊尹、赵高、王莽、董卓、司马昭、刘裕、武则天、朱温。

赶走昌邑王,霍光重新给刘家找接班人,这期间他代行皇权,俨然成了大汉的立皇帝,多少人恨他,却敢怒不敢言,此时的霍光,还是当年那个一味谨慎,走路也不敢绕弯的乡巴佬吗?

坚决肃清霍光集团的政治余毒(下)

汉武帝有30个孙子,但霍光说这些孙子还不如昌邑王,让他们当接班人,人民不答应。再往重孙子里找,眼前的就有100多,霍光说不要不要,还是去民间找吧,找一个懂得人民疾苦的。

大家听了都很纳闷,皇族还有在群众里混的?这个不能有。霍光胸有成竹,说:这个一定有。去找,你们都去找,往西北偏北的方向去找。于是大家都大张旗鼓地去找,弄得像找转世灵童一样,其实他早就心有所属。

               

                                          (二)

西北偏北果然有一个,叫刘询,他爷爷就是汉武帝的废太子刘据。当年刘询他爸,他妈,他叔,他爷爷,他奶奶,他曾奶奶(卫子夫),以及他爷爷的两个亲妹妹,都被他曾爷爷以实施巫蛊妖术,诅咒君父,图谋造反而杀掉。卫子夫这一脉刘姓皇族只剩下刘询,当年他被当成反贼抱进监狱,多亏好心的典狱长邴吉给他找了奶妈,否则这个襁褓里的反贼将断奶而死。刘询坐了5年牢,童年的记忆都是镣铐、刑具和如狼似虎的衙役。

后来汉武帝感到良心谴责,驾崩前宣布大赦,刘询也领到了释放证,出狱时胎发都拖到地上。皇帝只恢复刘询的皇族身份,其它一概不管,任其自生自灭,他被外婆家领去抚养教育,一直到18岁结婚,没在宫里生活过一天,是个接地气的土皇帝。

但他并不孤独,霍光一直在暗中观察他,汉昭帝去世的时候,霍光就想找他来接班。他最符合霍光的条件,一个乡巴佬骤然当了皇帝,啥事都不懂,整日价提心吊胆,才容易控制。但刘询是汉武帝的重孙子,汉武帝的孙子有一大把,不立血缘近的,倒去立远的,有点说不过去,于是勉强立了一个昌邑王,但横竖看不顺眼,炒掉了事。

这时候,霍光隆重宣布:苍天福佑,大汉后继有人,我们在民间找到灵童了。刘询和所有人都陷入到震惊和莫名其妙中,他头脑一片空白,像提线木偶一样,被牵进他早该来的地方,他成了汉宣帝。

霍家的威权再次登峰造极,刘询把想得到的荣誉,权力都赐给霍家,本来就不是自己的,给就给吧。霍光的儿子霍禹,霍云,霍去病的孙子霍山都被封为列侯;霍光的女婿范友明、任胜、赵平、邓广汉都担任俸禄两千石(dan,省部级)以上的官员。朝堂上立的都是霍家人及其党羽,他们执掌大汉朝政、军政,霍光以身许国,以家许国,国事即家事。

无论国家大小情事,涉及行政、人事、军事、财政、税征、赈济、营造等条块事务,霍家人把大门一关就能决定。通常霍光会抱着一只猫坐在办公桌后面,汇报官员一个接一个进门,一家老小或站,或坐,或卧,围绕着听。

坚决肃清霍光集团的政治余毒(下)

霍光一边逗猫一边听,偶尔插一两句话,等汇报结束后他简单叮嘱几句,把猫往案上一墩,事情就拍板了。碰到棘手的事情,大家各有主张,一时难以决断,霍光就请教在地上翻跟头的孙子,问:你说好还是不好?孙子听不懂,就凭自己心情,跟头翻得好,他就说好,跟斗翻歪了,他就说不好。

如果霍光不在,或偶感不适,就委托他老婆显夫人听汇报,显夫人性格张扬,毫不怯场,她说自己要是个男人,不知道能做干多少大事呢!

汉宣帝刘询视霍光为天下第一恩人,登基之初,他深情地作了一首诗:唱支山歌给光听,我把光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霍妈光辉照我心。

但只过一年,他们的甜蜜感情就戛然而止了,继之以不共戴天之仇。祸起于萧墙之内,皆源自于显夫人,此妇最为毒辣、邪恶,跋扈,犹如麦克白的太太,《渔夫和金鱼》里的老太婆,白雪公主的后妈。

她觉得新任皇帝是霍光扶植起来的,他怎么报答霍家都不过分,比如他应该休掉原配老许,一个糟糠凭什么当皇后,自己的女儿才配。

显夫人曾流露出那么点意思,马上就有人自告奋勇去找皇帝说亲,但皇帝说:朕可以立霍光的女儿为昭仪,当皇后不行,朕和许皇后情深意笃,还有一个儿子,一家三口在民间受过苦,朕不能无情无义。如果今天朕抛弃原配,明天就可以抛弃霍家,这样的皇帝,霍家能信任吗?

                                        (三)

汉宣帝说得很对,这是个重情义的皇帝,但显夫人根本听不进去。自己的女儿怎能在乡下女人之下?显夫人显然忘了,他家先生也来自乡下。

她找遍霍家的门生故吏,挨个去给皇帝上眼药,皇帝不厌其烦。有一天在公开场合拿出一把锈迹斑斑的剑说,这柄剑跟了朕很多年,朕都不忍心扔掉啊!大家听懂了陛下的暗示,从此都闭口了。

但显夫人越来越钻牛角尖,实在想不通,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干掉许皇后,让女儿取而代之。这种行径等同于谋反,谋反是要灭族的,但显夫人不怕,霍家能做大汉的主。一个女人坏到这个地步,她要是个男人,天下人岂不要被他吃光了?

太医院有个女医生叫淳于衍,她老公支边多年,一直希望组织上把他调回京城,解决夫妻两地分居之苦。干部人事霍家说了算,显夫人是组织部长,女医生常跑霍家请托。开始显夫人对她爱答不理,非常冷淡,显夫人有很成熟的经济头脑,卖官鬻爵,明码标价,她对穷医生不待见。

但不久显夫人对淳于医生明显热情起来,嘘寒问暖,凡事都大包大揽,满口答应,不仅把她丈夫调回来,还安排了很好的位置,甚至经常送贵重礼物给她。

医生夫妻受宠若惊,更是惶恐不安,显夫人是出了名的恶妇和刁妇,哪会轻易对别人好?再说霍家权势赫赫,她一个小小御医,想拍马屁都轮不上,如今人家倒过来向她示好,凭什么呀,天下真有无缘无故的爱?

有一天,显夫人主动找淳于医生来谈心,医生忐忑不安地跑来,她掏心挖肺,说了很多感激的话,又表了一番忠心,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显夫人耐心地听完,亲热地拉着医生说体己话,但她显然在七绕八绕,让人听得云里雾里,从家长里短绕到最后才透出那么点意思,女大夫此时如梦方醒,像晴空打了一个炸雷,原来如此!

她胆战心惊,浑身发抖,霍家的饭不好吃,后悔啊后悔。但她清楚,自己上了贼船,要敢拒绝,今天就走不出霍家大门,她更不敢揭发,朝廷上下都有霍家的耳目,唉。

坚决肃清霍光集团的政治余毒(下)

显夫人盯着她,看她神情恍惚,就轻松地笑了,说:医生,你尽管放心嘛,有我家相公在怕什么?你还愁富贵不来吗?

显夫人绽放的笑靥那么生动,在医生看来真恐怖啊,青面獠牙,嘴角滴着人血,对人狞笑。医生打了一个寒战,她不敢再犹豫了,把心一横,说:做就做吧。

有一天许皇后稍觉不适,传淳于大夫进宫诊脉,淳于大夫开了方,熬了药,又偷偷掺了一点显夫人给她的粉末,许皇后服了两剂汤药,第二天与世长辞。好好一个人死了,还是尊贵的皇后,天下哗然,刘询父子悲痛欲绝,刘询下旨彻查。

霍光作为天字第一号专案组组长,把那天在未央宫掖庭当值的人都收押审讯,淳于医生是第一嫌疑人。显夫人最怕她熬不住酷刑招供,她想到了灭口,但来不及了,只好硬着头皮向霍光承认。

霍光惊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恰好似冷水浇头,怀里抱着冰。兹事实在体大,即便大义灭亲也摆脱不了自己的干系,霍家真要被这个无法无天的臭婆娘害死了。他苦闷了三天,出于无奈,把这个泼天大案压下,搞了个不了了之,涉案人都无罪开释。

坚决肃清霍光集团的政治余毒(下)

刘询是个极聪明的皇帝,他料到皇后一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凶手。但他此时羽翼未丰,只能强压悲痛,隐忍不发。皇后丧礼结束后,他主动提出后宫不能无主,请大家商议,大家说霍大将军女儿霍昭仪,心地纯正,懿范垂世,可表率六宫,汉宣帝立刻升迁她为皇后,霍家人弹冠相庆。

刘询对霍家人极为防范,他怕这帮恶人得寸进尺,再来谋害他的太子,暗地里多次告诫太子不要吃霍皇后赏赐的食物。果然如此,不久显夫人又蠢蠢欲动,她多次怂恿霍皇后斩草除根,给太子送下毒的食物,但太子碰都不碰,连霍皇后的面都不见,怕留他吃饭。

这对母女穷凶极恶,自以为天衣无缝,实则掩耳盗铃,引得天下人议论纷纷,都暗指霍家。此后,皇帝对霍光的感情变得复杂起来,两人或相对而坐,或同乘车辇,霍光面沉似水,目光如炬,皇帝如芒在背,坐立不安。

                                      (四)

汉宣帝虽贵为天子,但不要说操纵别人,就连自己都不清楚何日暴死。这几年他都装傻充愣,百事不管,暗中却一直和许皇后的娘家来往,他把丈人,舅子,以及政法系统的邴吉都提拔起来,唆使他们私下联络对霍家不满的大臣,结成一股新的倒霍势力。

坚决肃清霍光集团的政治余毒(下)

他作为幕后老板,静静观察着局势的变化,他来自民间,18岁之前从没接触过政治,见过最大的官就是乡长,可一旦当了皇帝,居然发现自己是天生的政治家,难道老祖宗刘邦显灵,把玩弄项羽的那套手段托梦给了他?

度日如年的日子一天一天过,霍光又管了2年,终于到了油尽灯枯的那一刻,他从生病到呜呼哀哉,撑了3个月。皇帝御驾霍府达10余次,霍光躺着只有出气没有进气,皇帝握着他手,流着泪说:亚父你要快点好起来,大汉和朕离不开你啊。

霍光的眼光很暗淡,说话气若游丝:陛下,老臣不行了,霍家以后就拜托陛下了。

皇帝说:好好好。

趁霍光还有一口气,皇帝把他的儿子霍禹提拔为大司马,霍家前后出了3个大司马,3个列侯,比任何人家都显贵。霍光心满意足地死了,朝廷给他建了庞大的坟茔,祠堂,修筑神道,安置300户守墓,其规模仅次于帝王。

霍家人显然没有意识到深深的危机已经包围过来。显夫人公开和一个奴才冯某都私通,两人招摇过市,坐黄金车,骑大宛马,车轮毂用兽皮包裹,缰绳用五彩丝带;霍家子弟大兴土木,广治宅第,豢养宾客;凡出府门,必是前呼后拥,纵马在御道上奔驰;霍家人沉迷在皇家苑囿里打猎,到了上朝时辰,就派仆人去充数;霍家的奴仆和御史大夫的马车在街上争道,恶奴们把御史大夫给揍了,还让对方赔礼道歉。

霍家的这些恶行逐渐暴露,形成内参不断呈送给皇帝。霍家的这些行为,有的已持续很多年,霍光健在时,无人说三道四,如今要秋后算账了。皇帝培植的倒霍势力开始频繁制造舆论,煽动民意,各种要求平反冤狱,清算恶势力的呼声甚嚣尘上,连显夫人最大的心病——谋害皇后的阴谋也被人广泛议论,显夫人心惊肉跳,明显感到苗头不对了。

坚决肃清霍光集团的政治余毒(下)

而此时皇帝频频下诏,把霍光的儿子、侄子、孙子、侄孙、女婿、外孙都从原来的中央实权部门,军事岗位,地方大员任上逐个调离,安排到职务更高的岗位上,在学派理论、各家著述、文献整理、精神文明、祭祀、训诂、宗教、音乐、民歌、地方志、西域志等学术邻域发挥重要作用。

接替霍家子弟的都是皇帝一派的势力,显然,朝廷开始掰蟹脚,剪裙边了,霍光一死,很多骑墙观望的重量级的大臣,三公、九卿、地方郡守都纷纷表态坚决支持皇帝陛下。

                                          (五)

显夫人连续召集霍家家庭会议,商量对策,霍家不能被轻易搞垮,霍禹大骂那个臭乡长,他指的是刘询,因为刘询当皇帝前,见过的最大官员就是槐里乡乡长,当时他嵌在一帮泥腿子里,一边端着许婆姨擀的大碗油泼面,一边蹲台下听报告。

但霍家这帮大爷,包括霍去病的孙子,都是享福惯的,除了大骂几句,一接触正经事就只能一筹莫展,挤眉蹙额。

凭霍家对当今圣上的拥立之功,本应该享尽富贵荣华,哪怕霍光去世,但显夫人很清楚毒杀皇后让霍家人失去了所有的转圜余地。这不是霍家管束家人,收敛行为,低调行事,遵纪守法就能蒙混过关的,她的女婿正一点一点收紧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

她有点后悔,真不应该干那事,女儿虽贵为皇后,却守了活寡,夫妻间没有半点情分,至今乏嗣,真是自作孽,不可活。但显夫人是大赤包一类的女光棍,既然活不下去,就鱼死网破吧,她怂恿霍家男人们联合造反,并异想天开地说,杀了皇帝就让儿子霍禹称帝,他们手里没兵,背后没人,连宫廷都进不去,都是瞎子、聋子,还想造反,无疑于痴人说梦。

坚决肃清霍光集团的政治余毒(下)

他们还在策划美好的蓝图时,就已经泄密了,反霍势力无孔不入,他们的触角早深入到霍家了。汉宣帝很快收到密报,很好,很好!之前故意不断地敲山震虎,让他们惶惶不可终日,终于按捺不住,狗急跳墙了。这下皇帝理直气壮,师出有名了,罪证确凿,即刻下旨平乱。中尉率领禁军,郎中令率领羽林卫,护军使者率领北军、畿辅驻屯兵,拿着反贼名单,四面八方搜罗,手到擒来,什么五虎、八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一概落入罗网,监狱都塞满了。

朝廷为“大逆案”设立快速简易审理程序,几天后即判霍禹腰斩,显夫人及霍家子弟凡身高超过马鞭者一律枭首,暴尸于通衢大道,称之为“弃市”,受霍家牵连,被诛灭达数千家,朝堂为之一空。霍皇后被废,苟延12年后自杀,霍家彻底断子绝孙,汉宣帝父子长长地出了一口恶气。

坚决肃清霍光集团的政治余毒(下)

鉴于霍光有拥戴之功,霍光、霍去病的坟茔得以保留,仍享受皇家按照功臣标准的祭祀。

轰轰烈烈的霍家从此只有到史书堆里去找了。霍光这个人,有安定社稷、匡正国家的功劳,但他不学无术,私心极重,一味沉湎于权欲,大权独揽,既不修身,也难齐家,身边的亲属个个胆大妄为,他死后不到3年,霍光集团的政治余毒就被彻底肃清,真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霍家灭亡的原因,就是以下几句话:

权也大,势也大,后代子孙祸也大; 

借问此理是若何?儿孙势大胆也大, 

天般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