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读王阳明之意外之战(7)
文/时光
昨天讲到,经过周密部署,1528年四月三日凌晨,王阳明正式下令对断藤峡发起总攻。断藤峡的贼匪们经过三个多月的熬鹰般精神内耗后,已经处于精神溃散状态,加上前期完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王阳明的部队深夜,如天降神兵,贼兵手足失措,虽然负隅顽抗,终究难敌官兵的强大攻势,退守仙女大山。
王阳明攻打断藤峡首战告捷后,马上乘胜追击,改用火攻。话说,当年韩雍大军压境也是采用火攻的方式取得了断藤峡一战的决定性胜利。如此看来,断藤峡这种山多,路窄,还隐藏着很多山洞的地形确实适合用火攻。
果不其然,彼时是春末夏初,断藤峡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一旦放起火来,就是浓烟滚滚,断藤峡如陷于烟雾迷茫的妖魔世界,伸手不见五指。可贼匪毕竟在断藤峡一带盘踞多年,对断藤峡的地形地貌和生存环境都是熟悉且相当适应。加上王阳明并非弑杀之人,他没有打算像烧荒一样把断藤峡的贼匪和小动物们统统烧死。控制火攻节奏的同时,官兵依然用火箭和长矛开路,断藤峡的贼匪也艰难抵抗,战争一度陷入焦灼。
战斗进行到一半时,王阳明派人送来口信,说八寨方面已结束战斗,并且要嗓门大的士兵齐声高喊。
这是王阳明的心理战,效果立竿见影。断藤峡盗贼一听八寨的同行们已经被全歼,原本就并不坚强的抵抗意志瞬间瓦解,他们有的拼命向山顶溃逃,哭爹喊娘。有的急匆匆往山下跑,试探通过黔江从水路逃跑。一时间场面混乱,溃不成军。
从贼匪的逃跑路线来看,往山上跑显然是自寻死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直升飞机呀,难道跑到山顶你就能长出翅膀来?相对而言,走水路就靠谱一些,可命运之神偏偏又与断藤峡的贼匪们来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那些把自己逼上绝路的笨匪遇到了有良知的王阳明,王阳明同意他们的投降,只要放下武器,王阳明的部队都会优待俘虏。而那些成功冲下山,上了船,眼瞅着就能逃出去的聪明贼却遇到大风雷电,溺水身亡者一千多人,差不多是整场战争死亡贼匪总数的一半。有时候你都不得不相信,命运是个很神奇的存在。
至此,断藤峡一战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王阳明并没有就此收兵,而是下令对断藤峡附近大大小小的窝点进行清剿。根据史料记载,断藤峡一战总攻用了一天,清剿大大小小的贼窝用了一个月。
王阳明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去做扫尾工作呢?就是不希望等他王阳明一走,山贼土匪们又死灰复燃。纵观古今中外,能解决问题的人很多,能像王阳明一样,没解决一个问题都抓住七寸,务求连根拔起的却寥寥无几。单单这个点,就值得我们用一生来学习。
断藤峡的问题解决了,八寨那边情况如何?是否如王阳明传出来的消息,八寨已经被剿灭?明天,我们一起把镜头转到八寨去看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