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叛逆的方式,让你妈的「死板」天下皆知
自家小孩亲手绘制的画像,
在每个妈妈最想收到的礼物榜单上,
肯定能排到前三。
哪怕画里的人看不清长相分不出男女,
甚至连是不是属于人类这个物种,
都不能百分百确定。
也不妨碍看到画的老母亲们,
淌下两行感动的泪水。
这样的评分标准,
基本上写对了名字就能及格,
可就是有人排除万难非要考零分。
《灰与黑的协奏曲》,
就是一幅集万千叛逆于一身的,
「不孝」之作。
▼
Arrangement in Grey and Black这幅布面油画创作于1871年,
高 144.3 厘米,宽 162.5 厘米,
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奥赛美术馆。
大概这么大▼
画中女人端端正正的坐在椅子上,
一身衣服从头到脚黑成一片。
没有表情的脸就跟身后的墙一样平静,
既看不出温柔贤惠,
也看不出勤劳朴实。
总之从画面到那个莫名其妙的名字,
哪哪儿都和「母亲」这个身份,
一片葱花儿的关系都没有。
再善解人意的妈,
看到自己被小孩画成这个鬼样,
估计都得耗费不少功力,
才能勉强压住喷涌而出的一口老血。
更何况这位妈妈的好大儿,
还是个职业画家。
詹姆斯 · 阿伯特 · 麦克尼尔 · 惠斯勒,
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
出生于19世纪的美国。
惠斯勒他妈一辈子最大的疑惑,
就是这个儿子,
到底是不是亲生的。
惠爹是个铁路工程师,
带着一家老小在俄罗斯长期出差。
看出儿子在艺术上的天赋,
惠爹不惜血本,
直接把10岁的惠斯勒,
送到了全国最顶级的艺术学府,
「俄罗斯帝国艺术学院」学习绘画。▼
现为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可惜没过几年,
惠爹意外身亡英年早逝,
这下决定惠斯勒教育方向的大权,
就落到了惠妈手里。
而身为虔诚教徒的惠妈,
对艺术是一千一万个看不顺眼。
在惠妈看来,
搞艺术既没前途又对神不敬,
学费还贵得离谱。
她果断停掉了惠斯勒所有绘画课程,
强行拉着他回了美国。
在惠妈的建议(bī pÒ)下,
惠斯勒考进了美国西点军校。
可军校里严格规律的生活,
对惠斯勒来说每一秒都是煎熬。
他苦苦熬了几年终于……
被开除了。
正烦恼该怎么跟老妈交代,
惠斯勒转念一想,
诶?我现在翅膀已经硬了啊,
还有啥好交代的?
妈妈耶~拜拜了您呐~
一头扎进广阔天地的惠斯勒,
就像脱缰的马离弦的箭,
考到离家两千公里外城市的大学生,
终于没人管手管脚了。
他先是去了巴黎后来又跑到伦敦,
反正是想干什么干什么,
哪里热闹往哪儿凑。
而独自留守美国的惠妈,
好不容易接受了儿子长大成人的事实,
准备过几天清净日子享享福。
结果那些闲着没事干的北方佬,
居然闹着要废除奴隶制???
我滴个主哇没了奴隶日子还怎么过啊,
惠妈一怒之下,
收拾行李投奔儿子去了。
对还在自由飞翔的惠斯勒来说,
惠妈的到来无疑是晴天霹雳裤衩一声,
不过他很快就想开了。
老妈来了起码一日三餐起居卫生不用操心,
她喜欢念叨就让她念叨去呗。
两人就这样,
开始了母(鸡)慈(飞)子(狗)孝(跳)的生活。
有天惠斯勒被约好的模特放了鸽子,
临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干脆就让惠妈坐到画室椅子上,
画下了这幅《灰与黑的协奏曲》。▼
为了配得上惠妈的严肃,
惠斯勒采用了古典肖像常见的侧面构图,
颜色上也以黑白灰为主。▼
人物面部和衣饰上的蕾丝花边,
远看细致近看粗糙。
惠斯勒几乎没画一根皱纹,
就完美表现出了面部的年龄感。
这样对细节高度概括的处理,
让画面更具有整体感。▼
惠斯勒的偶像西班牙画家 委拉斯凯兹,也很擅长这种风格墙上挂的是惠斯勒的作品《黑狮码头》,同样进行了概括处理
「协奏曲」通常指的是,
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
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
画中「灰」与「黑」的大色块,
是担当主咖的独奏乐器。
而变化丰富的白色,
则是负责合奏的管弦乐队。
两者相互协作,
营造出一种巧妙的节奏感。▼
惠斯勒用乐曲形式为这幅画命名,
其实并不是一时兴起故弄玄虚。
事实上他的许多作品,
都是按照这种套路起的名儿。▼
《紫和金的随想曲》Caprice in Purple and Gold1864《蓝和银的小夜曲》Nocturne, Blue and Silver 1871
在惠斯勒看来,
乐曲表达的东西往往很抽象,
要怎么理解几乎全凭听众个人感受。
绘画也是一样,
不应掺杂无关的情感,
画中人是什么身份也不重要。
创作者只需要负责技巧与审美,
剩下的想象空间,
交给欣赏的人就好。
惠斯勒一辈子,
都在想尽办法打破规则挑战传统。
这幅不带有任何情感色彩的「母亲画像」,
就是他最有力的抗争之一。
可惠斯勒叫破了喉咙,
也没人care他在艺术上的大胆尝试。
惠妈这张画像火了以后,
被强行理解为一幅,
以满腔热忱与崇敬塑造的,
质朴无华的典型美国母亲形象的作品。
不但被印到杂志上大肆宣传,
还成为了许多国家母亲节卡片的热门图案。
可怜惠斯勒辛辛苦苦叛逆了几十年,
也没能逃出妈妈的手掌心。
最后还被全世界人民强行摁头,
成了个乖巧懂事的大孝子。
惠妈要是知道这个结果,
估计要开香槟庆祝个三天三夜吧。
惠斯勒是个东方文化脑残粉。
在他的许多画作中,
都能看到与东方有关的元素。▼
这幅明显受到了浮世绘画家 葛饰北斋 的影响在《灰与黑的协奏曲》中,
惠斯勒也没放过表达自己喜好的机会。
窗帘上的碎花图案,
就带有明显的东方风情。▼
同样具有东方美的,
还有窗帘右上角的圆形图案,
这是惠斯勒为自己设计的Logo。
这个类似蝴蝶或蜻蜓的符号,
在同时期的许多画中都出现过。▼
不过惠斯勒并没有一直使用这个符号,
后期换成了个像牵牛花的图案。
果然人年纪大了,
就不再对狂蜂浪蝶感兴趣,
开始喜欢摆弄花花草草了。
惠斯勒一开始给这幅画起的名字,
就是《灰与黑的协奏曲》。
但现在最完整的叫法应该是:
《灰与黑的协奏曲,第一号:画家母亲肖像》。
当年惠斯勒准备送这幅画去参展,
却被主办方拒绝了。
理由是名字太莫名其妙,
要他重新起个正常点儿的。
惠斯勒没办法,
就十分敷衍了事的,
用《惠斯勒的母亲》去参赛了。
在电影《憨豆先生的大灾难》中,
这幅画还客串了一把。
可惜只出场几分钟,
就被憨豆一个喷嚏打没了。
不过憨豆后来二次创作的版本,
比之前的更加颠覆。
相信惠斯勒本人看到这样的改动,
也会满意的竖起大拇指。▼
惠妈跑来投奔儿子之后,
最大的乐趣,
就是在惠斯勒的Party上,
追着他的朋友们苦口婆心的劝说,
喝酒是多么邪恶的行为。
其中被叨叨得最狠的,
是惠斯勒的一位渣男好友,
拉斐尔前派代表画家罗塞蒂。▼
年轻的罗塞蒂还是很帅气的
罗塞蒂有多渣呢?
不光疯狂蹭历史名人的热度,
还捆绑消费去世的老婆。
咱们之前彻彻底底的扒过一次,
想看猛料的朋友们,
公号原文有穿越链接哦~
今天的「短颈鹿瞎说画」就到这里~
祝全天下的母亲随性潇洒,
也祝全天下的小孩,
都能得到最酷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