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人性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

妈妈,你别走

2017-03-19  本文已影响27人  脁登

今天练车和一个同事跟一个家长聊天,自然而然的谈到了教育问题。他的大儿子早年因为学习不上道初中未上完便辍学打工,小儿子今年上六年级在同事班里,据她说那孩子很聪明,也比较听话,是块学习的材料。数学每次都能考到九十多分,英语和语文稍弱,但是每次也能考七十多分。

那个家长对于小儿子的教育问题很少头疼。家里两个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是有知识有文化的,既然大儿子已经辍学,那就自然而然的把希望都寄托在小儿子身上了。学习再好的孩子,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学校老师的引导,特别那些即将面临叛逆期的孩子。怀着“望子成龙”的愿望,他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但是无奈,他夫妻俩即将离开家南下打工。这又出现一个问题,家里的两个老人不识字,只能照顾孩子吃喝,无法监督孩子学习,孩子又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留守儿童。

妈妈,你别走

作为一个乡镇教师,见惯了这些“留守儿童”。第一年上班时,第一次统计班里的留守儿童人数时,我着实被惊着了。五十人有一半的留守儿童!剩下一半是母亲在家照顾,或是父母一个月回家一次。初中生,正是心智不成熟需要父母老师加以正确引导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走上弯路,而父母的缺席,会给孩子或多或少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也见多了,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跟我诉苦“孩子爸妈不在家,我们年纪又大了,孩子也不听,也管不住他们”。这导致一部分自制力差的孩子沉迷于网络,厌恶学习,到最后的彻底辍学。

我也多次见到过孩子在作文里写到“多么希望一觉醒来能看见妈妈在身边,可我知道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如果是梦,我宁愿不要醒来。”“我最高兴的时候是父母回家的那一刻,他们能陪在我身边。”“过完年妈妈又要走了,我多想挽留她,但是妈妈要挣钱供我读书,我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这些朴实的文字总是让我的心发紧,那一双双渴盼的眼神,那一颗颗思念的心。他们在盼望过年,不是因为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吃有压岁钱,而是过年的时候父母能回家。

这些普普通通的农民在为城市增砖添瓦的同时,自己的孩子却要忍受思念之苦,在该有父母陪伴的年纪该享受母爱父爱的年纪,却只能在作文里回忆臆造出父爱母爱。这是经济发展必然的现象,农村的“空心化”,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即使小学能跟在父母身边在外地上学,初中呢?且不说高昂的学费,就是学籍这一项就被打入死牢,高考升学难,户口是一大难题。

所以初中时班里有很多从外地转学回来的,但是这又有另一个问题。外地和家乡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机制不同,外地发达城市更多注重的是素质教育,而家里更多的是应试教育。孩子回来后一是父母不在身边,陌生的环境很难适应,而是在某些科目上出现明显的偏差,甚至会跟不上。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很明显的例子,在北京400多分可以上一个很好的大学,而中部地区400多分只能是中等大学。就这几年的经验来看,从外地转学回来的学生大部分是中下等,如果有父母在家监督学习,还可以提升,如果不在身边,成绩将一落千丈。

留守儿童,永远是农村教育中不可避免要出现的一个问题,生活与孩子怎么才能两全,或许是个很头疼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父母作出改变,更需要社会的关爱以及某些体制的建立健全。

“知识改变命运”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过时。尽管有诸多不公平,也有很多“拼爹族”,但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上学虽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它却是最好的一条路

家长迫于生活离开了家打工,心却还在孩子身上。谈到最后,那家长做出决定,到八年级的时候就回家,等孩子考上一个好高中在说。

妈妈,你别走

当你在谈诗和远方的时候,有人在为眼前的苟且而忧虑。我们都在努力的工作,不是为了后代能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吗?努力生活,正是为了以后我的孩子不要对我说“妈妈,你别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