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变现

《知道做到》四个简单方法,消除从“知道”到“做到”之间的鸿沟

2020-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筱音读书

01人生的悲哀无异于知道却做不到

自古以来人们都倡导“知行合一”,这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知道,就要做到。

但实际生活中,知道却不一定能做到。

这种感觉就像你知道如何赚取100万的方法,你知道你只要按这个方法去做了,你就能获得100万,但从“知道”到“做到”之间似乎隔着一条鸿沟,导致你怎么都做不到。

为什么你知道了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知道做到》这本书深入考察和分析了人类,特别是成年人的学习方式,对为什么人们往往很难将所学到的新知识转化为行动等问题作出了解释。

这本书的作者是管理大师肯.布兰佳博士,本书沿用了博士自创的经典寓言教育法,通过一个情节简单、观点鲜明的商业故事,向我们揭示出深刻的道理。

本书短小精悍、简洁易懂,看完后相信你也一定能深刻认识到,如何做才能消除从“知道”到“做到”之间的鸿沟,以及怎样将知道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从而改变你的生活。

众所周知,现在社会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人们越来越焦虑,很多人希望通过学习更多知识来充实自己,比如买课,参加各种社群等。

然而,你会发现,人们更焦虑了,因为学得越多,越发现自己知之甚少,同时,学得越多,却没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知行不合一。

02 知道陷阱,少踩坑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从知道到做到这么艰难呢?

这本书作者告诉我们,因为人们很容易掉入以下三个陷阱:

陷阱一:信息超载。

从认知层面看,人们之所以热衷不断获取新知识,是因为获取新知识要比应用已有的知识有趣得多。

人们害怕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有时,人们错误的认为信息就是机会,因此,人们害怕错过各种信息,就跟害怕错过各种好机会一样。

陷阱二:消极过滤。

从态度层面看,人们之所以会产生消极思维,是因为现代社会知识太容易获取了。

有一个名词叫“发臭思维症”,意思是指对那些积极的、哪怕是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半信半疑,或者干脆拒之门外的症状。

这是一种消极态度,对待知识的消极态度,使得人们虽然不停学习新知识,却没有真正把这些新知识当一回事,这种消极态度会削弱我们学以致用的动力。

陷阱三:缺少跟进。

从行动层面看,之所以“做到”困难,是因为人们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行动办法。

作者认为,人们如果只停留在知道层面,却没有实际行动,或者跟进效果,最后当然很难做出改变。

03 行动是消除鸿沟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知道了三个陷阱,那如何才能消除从从“知道”到“做到”之间的鸿沟呢?

第一:践行“少而精”哲学。

《精要主义》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追求“更少,但更好”。

追求知识,我们要“少而精”而非“多而浅”。

生活中,似乎很多知识都对我们有用,但我们必须找到对我们最有用的,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少数几件事上,然后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我认为,最终对结果有作用的往往就那么一两个,因此我们需要把精力花在这一两个上,而不是全网撒鱼式的。

践行“少而精”哲学,是面对信息超载,最好的方法。

第二:积极聆听,保持积极心态。

我们知道,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人如果处在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中,他的思维往往是积极的,开放式的。

一个人如果处在传统的,经常被否定的家庭环境中,他的思维往往是保守的,消极的。

这种思维定势很难改变,这也是为什么知道到不容易做到的原因,因为思维决定行为,思维不改变,行为就很难改变。

有一种思维叫“绿灯思维”,绿灯思维要求我们,遇到和自己观点不一致时不要习惯性反对;遇到新事物要虚心,积极探索新的价值。

当一个人拥有“绿灯思维”,就能做到积极聆听,保持积极心态。

在学习时,如果没有一个积极开放的心态,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消除知与行之间的鸿沟。

而一旦学会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倾听,你就会把你听到的内容跟自己接触过的其他东西联系起来,甚至会想出一些新的方法来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第三:制定跟进计划。

跟进计划需要包含三个部分:指导、支持、问责。

人们之所以没有将“知道”转化为“做到”的第三个原因是缺少跟进,因此制定跟进计划显得尤其重要。

如果你希望一件事情能做成功,就必须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比如,你打算学开车,刚开始教练会在旁边做指导,告诉你一些基本的操作(指导),接着,他会支持你自己学着练,(支持)在练习过程中,教练会告诉你,什么做对了,什么做错了,需要如何改进(问责),最后你在不断的重复这件事中,学会了开车。

学习不只是在脑子里的过程,我们只有真正将学到的东西变成实际行动时,才算是真正的学习。

第三:重复,间隔性重复。

重复是克服所有知行差距的关键。

记忆曲线理论告诉我们,人善于遗忘,学习新知识,如果不在24小时内重新温习,人们会遗忘掉一半,1 个月之后,人们所能记得的新知识不到 5%。

每个人大脑总是在不断地处理一件或两件事,要么是学习新的东西,要么是遗忘。因此,我们必须通过重复,而且是间隔性的重复,唤醒大脑的记忆。

著名的“费曼读书法”,我认为是对重复的极致实践,“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往下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这其实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也是一种进步回路。

每当学习一个东西,我们要知道是如何学会的,然后不要再忘记,如果忘记了,用重复的方法,而且是间隔性重复的方法,让学到的知识牢牢的记在脑海中。

总结一下以上四个方法:践行“少而精”哲学;积极聆听,保持积极心态;制定跟进计划;重复,间隔性重复。

我们从“知道”到“做到”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人们往往会用大量的时间去获取信息,而不是想办法将自己新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04结语

拿到了钥匙,想用却不会使用才是最要命的。——高铭

知是思考,行是创造,相信自己,只要知道就一定能做到。@音姐姐爱写作

愿每个人都是实践家,而不是空想家。



60分钟高效阅读,7月4天公开课就要开始啦,关注公众号:18天自律行动计划报名。期待四天给你带来的变化,你也可以做到每天看一本书写一篇书评,实现阅读变现。

作者简介:音姐姐爱写作,一个兼具理性和感性于一体的读书写作爱好者,镜姐18天高效阅读联合创始人。公众号:18天自律行动计划。私信备注书友,送18本人生维度电子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