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是随波逐流,而要跟随自己的节奏~
我们大多数人对学习的记忆还是痛苦的,至少并不是快乐的。
《学会学习》这本书告诉我们:“没有不会学习的人,只是我们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如果你平时是:
- 很有干劲,但却问题看不到效果的人;
- 想学习,又很难养成习惯的人;
- 对自己的学历很自卑的人;
- 很认真,却容易郁闷的人。

那就好好看看今天推荐的4个学习方法吧!
1.德鲁克:目标管理+命名思考法
适合人群:
很有干劲,却总是看不到成果
视野较狭,很难做到顾全大局
想要快速抓住事物本质
喜欢命名或下定义
想做有创造性的工作
拯救药方:
-
目标管理法:
- 制定目标
- 决定期限
- 实时调整
-
命名思考法:
- 用最简洁的语言准确描述事物。
TIPS:
如果我们想要学习有紧迫感,一定要设置目标任务和期限。
我们平时工作的时候也是经常会拖延,设置Deadline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明确知道什么任务在什么时候要完成,有一种紧迫感。
比如,对于这本书的学习,7天内完成,不是简单的阅读,而是研习,这算是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和期限,逼着每天都要完成既定任务。当然了,也是有一群在一起打卡,有支持系统。
除了明确目标、划分长、短目标外,还要让目标看得见,而不是记在心里。我平时的目标都是通过云笔记、任务清单来记录,实在记不住这么多事儿。
至于命名思考法有一个原则是:在团队里,让大家客观于对一个事物进行描述,命名下定义。
避免因为个人利益而存在的不公开、不客观的现象,形式类似于头脑风暴。但是命名法,更偏向客观的描述,头脑风暴更追求的那个解决方案。
命名思考法,能帮助我们快速地抓住事物的本质,也能帮我们从各个角度,看到全局。
当然了,行动是最重要的,哪怕有再完美的计划,如果没有行动,最终结果也是0。
2.本田宗一郎:不请自来学习法
适合人群:
感觉叙事没有激情或是热情
想要摆脱学历自卑
喜欢倾听
学习目标非常明确
认为实践比死读书更重要
拯救药方:
- 耳学学习法
- 主动学习
- 多请教、多倾听
- 多尝试、多实践
TIPS:
很多人可能会因为学历较低而自卑,本田宗一郎告诉我们没必要。他也认为实践比死读书更容易激发学习热情。
我们在学习之前,一定要理工明确为什么学习。再明确学习的方法,一般来说,跟人学习是最高效的。当然了,并不是所有都意识并愿意向他人请教问题。这也是可以慢慢培养的,我们需要困境,只有被逼上绝境才能释放我们的力量。
有干劲的人,永远保持清醒,时刻准备就绪。慢慢来,只要我们打开自己,让自己主动地对待每一件事,也许就会有改变。
不管学什么,都需要大量的实践,通过不断实践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也会在实践中找到新的学习动力和方向。
学习的目的、目标一定要明确,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不是就变成功利主义了。功利才显得真实,而且功利地学习也没什么不好的。实用、有价值即可。
3.斯蒂芬.金:外界屏蔽法
适合人群:
难以养成学习习惯的人
喜欢找借口说事情多的人
想做到注意力迅速集中的人
拯救药方:
- 外界屏蔽法
- 创造一个场景
- 与外界隔绝
- 沉浸其中
TIPS:
如果我们经常因为各种因素干扰,集中不了注意力,就可以用外界屏蔽法。
不管其他条件如何,必须要保证有一段特定的时间。这个时间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能自主掌握的时间。比如,我一般早起那段时间是能自由控制的,除非我浪费在各种刷屏的信息中,否则这是一天当中我惟一能自主保证的时间。
我现在会用番茄钟来限定我在特定的25分钟是专注的,只能专心做手上的事。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在制定任务目标的时候,需要适当加压,但又不能超出能力范围。
所以,每天我们都要保证自己有一个时段是不会受干扰的,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学习。就像斯蒂芬.金每天规定自己要完成10页、2000字的写作才能离开书房,不完成,决不出去。
如果能每天有一个时间段学习,很快能形成一个学习习惯,也感受到学习成果与收获。
4.夏目漱石:个人主义学问
适合人群:
特别认真,容易郁闷的人
容易因为自卑而陷入困境的人
不愿意随波逐流的人
想要创业的人
拯救药方:
- 个人主义学问
- 客观分析现状,反省自身
- 用自己的方法,按自己标准
- 按自己的节奏,走自己的路
TIPS:
我们经常会很着急,焦虑为什么比周围的人学的不好?陷入了因为我们很认真,结果往往是郁闷,严重的还有可能得抑郁症。也会经常因为自卑而把自己至于困境之中。
认真你就输了。
我们有时需要停下来,看看自己,思考一下,这真的是我想要的?我非得这样随波逐流吗?一定要达到谁谁谁的水平吗?
我们要多问自己,多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走自己的路。
就像我们在0.1跑团的理念一样,一定不要和群里的其他伙伴比,因为我们都清楚,那些男、女神(jing),根本就不是我能企及。但是,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最舒服跑法、最适合自己的节奏、量力而行,不求速度、不求里程、不求和别人比;只求找准节奏,和自己比。
小结:
就目前的我来说:
阅读学习更加适合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法;
个人成长方面学习更多采用的是本田宗一郎的不请自来学习法;
写作学习在用的是斯蒂芬.金的外界屏蔽法;
跑步采用的是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学问.
所以,自我察觉和体验后发现,我原来是这么的三心二意,不同的学习内容会采用不同学习方法,并不是我花心,是我知道,在不同阶段、学习不同事物时,我们会采用当时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而已。但是,可以根据上文提到的,看看自己现在适合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今天先分享4个方法,还有12个呢,别着急,总有一款适合您~
[44/100]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分享!
如需转载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
来源:简书,作者:陈sir